度重視的有基因生物技術,材料技術,能源的小型化技術,以及動力系統技術這四個方面!而最讓魯毅感到滿意的,還是在第五代核能方面的開發成果,中國是第一個將第五代核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方面的國家,在讓魯毅在其餘生中,都為自己在這件事情中所發揮的作用而感到自豪!
其實,第五代核武器就是大規模核武器的終結者!隨著反物質核武器以及相關軍事技術的發展,還有第五代核技術的附加產品…超級探測技術的發展,已經讓以往的毀滅性核武器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甚至根本就無法發揮有效的威脅作用。當然,第五代核技術為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所提供的強大動力,也是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
從使用角度來講,第五代核武器更傾向於常規作戰使用,而已經不具備有完全毀滅地球的能力。從其破壞力上來看,這是核武器的倒退,但是對整個人類來講,這是一種進步。而隨著核武器的退化,基因武器取代了其原先的作用。但是相對於核武器的發展,隨著基因技術的進步,基因武器已經難以對人類構成毀滅性的威脅了!這其實是一個悖論,一個體現了人類矛盾心理的矛盾。但是不管怎麼講,正是隨著人類的技術進步,大規模毀滅性戰爭的陰影已經消退。對於人類社會複雜的動態平衡來講,說不出這到底是好處,還是壞處!
可以說,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科學技術是日新月異,很多以往還只能在科幻小說中見到的東西,在經過了無數科學家的艱苦努力之後,都已經具備了實際使用的價值。而這些技術,首先就被應用到了軍事上,成為了人類相互屠殺的戰爭利器!而正是隨著這些新技術的出現,人類的戰爭模式不可避免的要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軍的興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依靠了能源,動力以及材料技術的進步,陸軍作用的完全轉變,其實也是建立在這些技術基礎上的。而空軍與海軍的改頭換面,更是脫離不了技術的飛躍所帶來的革命性進步!
也許,當時並沒有人知道,這些進步是好事還是壞事!誰都知道,人類的本性,決定了任何一項新技術的出現,都會首先被應用到用來製造傷亡與毀滅的戰爭中去。但是,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些新技術在戰爭中為人類本身製造了巨大的傷亡之後,卻會在戰後,成為人類進步的關鍵性動力!這是矛盾的共同體,而科學技術的進步到底是好還是壞,這就要看人類本身怎麼使用科學的力量了!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也許沒有人會認為這些進步在短時間內帶給人類社會的會是好處,而非害處!
可以說,主持戰略處工作的那幾年,是魯毅一生中最辛苦的幾年,即使在第三次對日戰爭期間,他在指揮艦隊作戰的時候,都沒有體會到這中艱辛與困難。他不是直接面對敵人作戰,而是在暗中進行戰鬥,而且他不僅僅需要自己的軍事才華,更需要的是人際關係的協調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分析與判斷能力!
其實,這也是魯毅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一段時間,正是在這幾年中,他看到了世界的未來,並且感覺到自己正掌握著世界的未來。這場科技革命不僅僅是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不可阻止的,不可抵擋的。正如同前面所說的一樣,這些科學力量看的是人怎麼去應用他,科學本身是沒有錯的!而魯毅雖然是一名軍人,但是從根本上,他並不是戰爭狂人,反而在多年的軍旅生涯中,對戰爭產生了一種厭惡的感覺。所以,他也儘量的利用自己的影響,希望將這種巨大的力量引導到一個正確的軌道上來,為人類做貢獻,而不是毀滅人類!
這種艱苦的生活沒有持續幾年,到2074年時,戰略處的工作已經基本上進入了正軌,而此時,魯毅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即將結束,新的使命正在等著他前去!
第五章 鏟奸出賊
第五章 鏟奸出賊
魯毅結束了他在戰略處的工作,這幾年下來,他雖然感覺到了自己身體上的變化,雖然按照實際年齡來講,他已經是74歲多,快75歲的人了,但是他身體裡的絕大部分器官,或者說出了大腦之外,絕大部分器官都在數次手術中更新了一遍。現在,他幾乎有著35歲中年人的體魄,但是卻有著75歲老年人的經驗!當然,這需要定時服用一些藥物,主要是幫助身體各器官協調工作,有點不那麼讓人容易接受。但是,在精神上,魯毅感到自己疲憊了,這不是一般的疲憊,也不是那種可以在家裡說出來,向妻子傾倒了出來之後,就能夠恢復原來的精神疲憊。
戰略處的工作雖然沒有涉及到每一個細的方向上,但是卻總管著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