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航母殺手
第二章 航母殺手
潛艇,從被荷蘭人發明那天開始,就註定了是一種非對稱性武器。潛艇依靠的是自己的隱蔽力量,然後對敵人發動致命一擊。而這,與所有的水面戰艦都不一樣。所以,從一開始,老牌海軍大國,都看不起這種武器,用當時英國人的話來講,潛艇是一種沒有“風度”的武器,是刺客,不應該存在於海洋上。只是,不知道當英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的時候,再回過來看他們以前的這句話,會有什麼感觸嗎?
潛艇第一次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無法與英國艦隊對抗的德國,只有選擇這種能夠從水下偷偷的溜過英國人的海上封鎖線的戰艦,並且開始在海戰中大量使用。因為一戰德國戰敗,所以以英法為首的戰勝方,在戰後嚴格限制了德國海軍發展潛艇,這幾乎使德國喪失了潛艇製造能力!但是,很快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卻讓德國的潛艇起死回生!
潛艇真正登峰造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誰都不會忘記德國“狼群”在大西洋上對英國人造成的危害,而且美國潛艇在西太平洋上的表現也差不了多少。而潛艇能夠在間隔不久的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截然不同,出了一些普通的技術進步之外,最明顯的一次革命性的技術飛躍,就是通氣管的發明!這種能夠不讓潛艇浮出水面,就能夠在海下開啟柴油機,為電池充電的裝置並不複雜,但是,它卻大大的增強了潛艇的能力。而潛艇這次最後沒落,也是另外一項新技術的進步導致的,那就是雷達!德國又是這一次潛艇浪潮的策源國,同時,戰後,德國的潛艇再次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前面已經說過了,二戰之後,如果不是冷戰快速到來,恐怕德國永遠別想擁有潛艇了。而真因為冷戰迅速爆發,才讓德國有了從新研製潛艇的機會,打造了209與212/214的神話!當然,冷戰中,潛艇的對抗不但更激烈,而且技術更先進,特別是第一艘核潛艇,美國的“鸚鵡螺”號問世之後,潛艇終於解決了最大的問題,贏來了真正的春天!
潛艇最大的優勢是隱蔽性,而最大的麻煩,就是動力系統。在核動力系統發明之前,潛艇在海面上航行使用的是柴油機,而在海面下,就只有依靠蓄電池了,畢竟艇內的空氣有限,連供艇員呼吸都不夠,這還可以用來供柴油機使用呢?而動力系統上的缺陷,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潛艇容易暴露,特別是常規潛艇,即使使用通氣管,也會被雷達探測到,而失去了隱蔽性的潛艇,什麼都不是!
核潛艇的問世,才真正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有了核反應堆幾乎用不完的能量,潛艇不但解決了暴露的問題,同時還可以達到更快的速度,這對海軍的潛艇兵來講,核動力絕對是最佳的選擇。只是,核反應堆的安全性,卻一直是各個擁有核潛艇國家最擔心的問題。但是,相對於效能上的提高,核動力系統的優勢是無與倫比的!
現在,即使有大量的AIP系統,包括德國發明的燃料電池,瑞典的“斯特林”發動機,法國發明的閉迴圈蒸汽輪機,甚至還有加拿大研究的小型核反應堆,但是,從根本上來講,這些都只是輔助動力裝置,而絕對不能成為潛艇的主動力。任何一種AIP動力系統的功率都非常低,以德國的燃料電池為例,一個模組的峰值功率只能達到150千瓦,而一般的常規潛艇最多就2個模組,不然會影響潛艇的總體效能。所以,也就只能夠輸出300千瓦的功率,其中至少120千瓦的功率需要為潛艇提供照明,電子裝置的動力,以及電解氧氣,那麼能夠用來推進的功率就只有180千瓦了。如果是一艘2000噸的潛艇,在誰下,最多能夠使其達到4節的速度。而這,大概與一個人長跑時的速度差不多吧!雖然有很多種類的AIP系統,但是效能也是大同小異,最快的能夠讓潛艇在水下達到8節的航速,最慢的,也就4節左右。而從作戰使用的角度來看,如果潛艇在水下就只能達到這個速度,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使用這樣的潛艇!
所以,從根本上來講,核動力才是潛艇最佳的選擇,而AIP動力,只是提供給那些無法使用核動力潛艇的國家的備用方法而已!所以,現在,美國是不用常規潛艇的,即使再先進的AIP系統,效能也無法超越核動力系統,英國人也不用了,法國人準備讓其幾艘常規潛艇退役之後,也不使用了,而中國的常規潛艇現在基本上只向外出口,自己使用的正在轉向核動力化!很顯然,核潛艇才是真正的潛艇!
而在冷戰時期,將潛艇戰術發展到及至的就是蘇聯了。因為蘇聯在海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