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這次是真的急了。上次海戰的失敗,可以歸咎於情報上的失誤,以及戰術上的錯誤。但是,這次空戰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裝備的效能已經無法滿足戰爭要求了。在1982年的時候,“海鷂”與“鷂”式戰鬥機可以說是很先進的,但是,現在這種讓英國人驕傲的戰鬥機,已經落後得很遠了!所以,英國必須要尋求更先進的戰鬥機,但是在“海洋”號沒有服役之前,英國就只有選擇F…35,才能夠適應那幾艘小型航母。可見,這次外交大臣斯特特的美國之行也不會有多輕鬆!
當英國遠征艦隊向後撤退200公里,以避免遭到阿根廷空軍的打擊,而暫時停止了對馬島的進攻的時候,中國與美國的潛艇也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拿部交界線附近折騰了起來。
從開始跟蹤那艘美國潛艇之後,苟國茂就感到了非常大的壓力。雖然,透過細微的聲文特徵,已經判斷出那是一艘美國的“弗吉利亞”級核潛艇,而且應該是最近服役的那艘,但是,這艘潛艇表現出來的特徵,與以前的那四艘同級潛艇太不意義了。
雖然每艘潛艇都有自己的聲文特徵,但是同一級潛艇的聲文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畢竟都是按照同一標準建造的,即使有分別,這種分別都不是很大。特別是現代潛艇的建造工藝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細微上的差別已經很弱小了。這種體現在聲文上的差別,已經無法用人耳來分辨,只能依靠電腦進行分析。但是,現在那艘潛艇所表現出來的聲文特徵,竟然連聲納士官都能夠聽出有不同的地方了!
雖然覺得奇怪,但是苟國茂的好奇心還是讓他決定繼續行動。而且這是一艘新潛艇,如果他們能夠摸清楚這艘潛艇的引數,並且記錄下來的話,那就已經立了一功。因此,苟國茂指揮著潛艇,小心的跟在那艘美國潛艇的身後,一直呆在對方的盲區內,對其效能引數進行了記錄。
與另外的“弗吉利亞”級一樣,這艘潛艇的安靜航速仍然能夠達到20節,但是在這個速度上,產生的噪音要稍微大一點(美國新開發的變聲系統主要就是其消聲瓦的結構,也就是潛艇最外面那一層蒙皮的結構,而這種蒙皮雖然能夠起到改變潛艇聲文特徵的作用,但是在高速航行時,所產生的噪音也要大一點),潛艇的下潛深度仍然是250米左右。這幾乎是美國潛艇的通病。雖然不知道其極限航速,但是隻要是“弗吉利亞”級,那麼速度肯定無法超過30節,因為這是由主機功率決定了的。很快,這些重要的引數都被記錄了下來。但是,這時候,美國潛艇突然的形容,讓苟國茂的神經緊張了起來。
正當苟國茂準備上去測量一下這艘潛艇的尺寸資料,距離美國潛艇只有不到10鏈的時候,突然美國潛艇來了個急剎車,並且迅速的做了個右螺旋。這可嚇壞了聲納士官,同樣發現了美國潛艇異動的舵手沒有等到苟國茂下命令,已經本能性的讓潛艇剎車,同時反著做了一個左螺旋。這是在戰鬥中養成的本能,這也是一名優秀潛艇兵的優秀之處了。
完成轉向之後,苟國茂向舵手豎了下大拇指,但是沒時間讓他表揚這位機敏的舵手了,因為他們已經與美國潛艇面對面了。
“1號魚雷發射管準備……”荀思良也本能的下達了命令,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滾落了下來。
“不要開前蓋!”苟國茂迅速的補上了一句,“可以注水!”
由於核潛艇的潛深都比較大,而在深度較大的時候,用壓縮空氣已經很難將魚雷推出發射管了。所以,這類潛艇一般都採取平衡水壓式發射法。即先給魚雷管注水,等到管內外水壓平衡之後,再讓魚雷自航出管。而在淺深度的時候,也可以用水壓將魚雷推出去。這不但能夠避免因為使用壓縮空氣推射時產生的空泡噪音,同時還能夠增強發射管的適應性。只是,這對魚雷發射管的內蓋的要求高多了,因為當魚雷自航出管的時候,必須要由魚雷發射管的後蓋來承擔所有的海水壓力。稍微出錯,當潛艇在書百米深的大海里的時候,海水就將如子彈一般射出來。恐怕到時候魚雷艙的人員不但全完蛋,恐怕潛艇也要完蛋了!
此時,苟國茂已經反應了過來,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這艘美國潛艇肯定早就發現了他們,但是前面一直忍著沒有規避,因為對方在自己身後的攻擊死區內,如果機動的話,恐怕還沒有等他們逃掉,就被魚雷幹掉了。真如同導彈打戰機一樣,魚雷打潛艇,潛艇也沒有多少生存機率。而美國人就在等待機會,等待一次重要的機會。等到苟國茂他們接近的時候,這個機會終於到了。這時候,“弗吉利亞”級因為排水量小,靈活的效能表現了出來。(在“弗吉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