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了讓國內的造船業繼續維持下去,所以兩艘航母交給了兩家船廠建造,泰利斯負責建造第一艘,也就是“海洋”號。此時,這艘航母已經變成了一艘傳統型的航母,迎風面積較小的島式建築位於航母飛行甲板的右前方,這是吸取了“戴高樂”號的成功經驗,有助於降低航母的迎風阻力,同時減少對主降落區的干擾。航母長278米,飛行甲板長290米,標準排水量45000噸,滿載排水量55000噸,吃水7。8米。因為英國採購的是F…35B,也就是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所以英國選擇躍飛甲板,航母的前甲板是14度的躍飛甲板,而主降落區的前部有一部彈射器,用於彈射固定翼指揮機。很顯然,英國的設計是很奇怪的,這完全是個4不象!拿最近似的俄羅斯的“庫茲捏佐夫”號來做對比,英國人的思維還真是神奇,竟然將彈射與躍飛兩種不同的結構結合到了一起!
如果英國與美國的關係不出現變化的話,相信這種神奇的航母將成為海軍裝備中新的明星,但是,現在與美國的關係出現了變化,那航母的建造計劃肯定要變更了。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航母的設計是受到了使用的戰機限制的,而現在F…35B的來源極為不穩定,那英國肯定要用自己的戰鬥機,那麼,航母就必然要出現修改!
空軍部的詹博斯的心情照樣很複雜,並不比瓊納德好多少。
雖然,英國已經決定用EF2000“歐洲聯合戰鬥機”取代“狂風”系列戰鬥機(包括對地攻擊的IDS型,已經防空的F3型),但是,英國空軍照樣有大量的“鷂”式MK9攻擊機,這是需要由同類的戰鬥機來取代的。
很顯然,英國空軍將選擇F…35B來取代“鷂”式攻擊機,因為這是一個型別的戰機,能夠很好的過度,而這也是英國為什麼要選擇F…35B裝備海軍的原因,因為同一型號的戰機,能夠儘量的減少英國軍隊的開支,起到節約的目的,當然,也可以在戰時相互支援。
計劃是美好的,但是英美關係變得太快了,快到英國還沒有做好準備。現在美國一把就掐死了英國的脖子,只同意英國生產已經簽署了合同的150架F…35B,而這僅夠裝備海軍艦隊,那麼就必須要另外選擇一種戰鬥機來滿足空軍的需要了。
EF2000是不可能了,這種單價近1億英鎊的戰鬥機根本就不可能大量使用,最多作為高階戰鬥機使用。而且,EF2000的對地攻擊能力也不是很強,設計時的主要指標就是執行防空任務,強調的是高空高速效能,而這也是當年法國為什麼半路退出,搞了個對地打擊能力強多了,但是空戰能力稍微差點的“陣風”出來的主要原因了。所以,要讓英國只使用EF2000,不但在經濟上不可能,也不能滿足英國空軍的需要。
現在再開發新的攻擊機,恐怕英國不但沒有這個實力,而且時間上也快要來不及了。想來想去,還是隻有把希望寄託在歐洲身上好了。現在法國的大量“美洲虎”需要替換,而德國空軍的“狂風”IDS型也不可能完全被EF2000取代,義大利的AX攻擊機也需要替代品。所以,歐洲是有可能立馬研製新一代攻擊機的。即使,現在法國與德國都在尋求與中國合作研製新一代攻擊機,但是從這場戰爭之後,恐怕法德也要改變主意了,到時候再搞個“歐洲聯合攻擊機”出來,也還是能夠滿足英國空軍的需要!
當然,最心煩的還是國防大臣威斯特。作為英國傳統貴族的一員,威斯特是一個很有紳士風度,同時也嚴格按照紳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人,所以在工作上一絲不苟,且非常有計劃性。但是,現在突然而來的變化,讓威斯特的計劃害了他!
首先,如果改變現在的計劃,研製新的攻擊機,以及改變航母的建造計劃的話,恐怕英國將要拿出更多的錢來。現在,英國這一年的國防經費已經用光了,維持戰爭的是議會批准的特殊戰爭撥款。而且戰後,英國的經濟肯定要受到嚴重的影響,到時候恐怕國防經費更緊張,而要實現這一系列的龐大計劃,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逮了。
其次,因為已經計劃用F…35B充當英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主力戰機,所以,大量的訓練設施都已經改裝完畢,而且飛行員都已經開始在模擬飛行器上進行培訓。而這突然的改變,讓英國這麼多的投入都成了空泡,恐怕再重新來,不但要錢,更要時間!
當然,這一切中,最嚴重的影響還是英國軍隊的總體實力。因為以前英國一直是與美國進行技術共享,說白了,就是英國的技術美國可以掌握,但是美國的精尖技術卻不會告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