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38軍的第六集團軍已經開始行動了,這是印度人抱有最大希望的一支部隊,因為從這裡出發,距離被圍部隊最近。似乎,印度忘記了前面第六集團軍在與38軍的對抗中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而且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現在第六集團軍計程車氣並不高,且38軍已經得到了21軍的加強,整條防線就如同一道銅牆鐵壁一般,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突破點的。而且,就算第六集團軍能夠突破志願軍的防線,那他們能夠將突破口保持多久?如果一不小心的話,被志願軍來次反撲,說不定第六集團軍也給葬送進去了。
對於印度人在這個方向上的進攻準備,哈維斯也很不滿意。如果第六集團軍對志願軍的防線發動衝擊的話,他們根本就得不到空中支援,而且還要隨時提防著身後54軍的進攻。在這樣的情況下,第六集團軍能夠有什麼樣的作為,恐怕是不用腦袋都能想到的了。而且,第六集團軍的補給一直不充足,其補給線受到了54軍的嚴重威脅,鐵路交通已經被切斷,僅僅依靠公路,要想滿足一支有20萬人的部隊作戰,這個難度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這個方向上,印度是很難取得突破的!
出了在第六集團軍身上想辦法之外,印度也開始在蘇堅格爾地區準備進攻。但是,印度一直將這裡當做了次要的進攻方向,畢竟,蘇堅格爾處於空降16軍的打擊範圍之內,在前面已經受到了空降16軍的幾次騷擾。即使印度要想在這裡發起進攻,恐怕也要將更多的力量放在防禦上,以防備空降16軍的突然打擊,不然再來一次比卡內爾那樣的戰鬥,恐怕印度都會崩潰了!
即使印度人在全力準備著營救行動。但是關鍵仍然在空中力量的對比上。在美國志願飛行隊暫時無法增加的情況下,印度也只有在自己身上想辦法了。
首先被調動的是南部地區的空中部隊。而這些空軍的戰機主要的任務是負責對南部海岸線的掩護工作,因為當中國控制了安達抹群島之後,印度南邊地區的海岸線已經不再安全了。而現在,美國第五艦隊已經到達了孟加拉灣,開始為印度船隻護航。所以海防壓力減輕了不少,印度從此抽調空中力量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印度南部地區的空中力量非常有限,即使全部抽調過來,都無法滿足戰場需要。所以,印度還必須要在別的方向上想辦法。
要想調動東部地區的戰機,這需要冒很大的危險,畢竟中國在邊境線對面集結的兵力並不少,如果再失去了制空權的話,印度東部戰區很容易受到中國人的進攻。權衡之下,印度只有將部署在靠近尼泊爾地區的空中力量抽調了一部分。這裡是印度劃定的緩衝地帶,是縱深地區防空的屏障。而現在中國空軍的主力都已經集中到了印巴戰場上去,所以這個緩衝區的作用,與實際的效果已經沒有那麼大了。而且,按照印度人的想法,只要等到美國新的援助到達,就能夠迅速的填補這一地區的缺口,並不會對整個防線造成多大的危害。但是,印度人的這些想法會實現嗎?
完成了外圍營救部隊的調動行動之後,就開始調動突圍部隊了,畢竟只有在兩面夾擊的情況下,才有望突破中國的封鎖。但是,印度有機會救出他們被圍的部隊嗎?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現在的印度有這個實力吧!
印度第一集團軍司令部。
奇拉維上將是在2個小時前抵達這的。升為戰區司令員之後,奇拉維已經將第一集團軍的實際指揮工作交給了以前的屬下。但是,當39軍在第一集團軍的戰區內穿插開始之後,奇拉維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趕了回來,因為他知道,如果第一集團軍無法抵擋住39軍的猛烈進攻的話,他們的所有突圍希望都已經沒有了。
現在,39軍的進攻速度已經降低了,但是奇拉維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從表面上看起來,39軍持續了3天的進攻似乎到了頂點,即使按照印度軍隊最高的水準,持續3天的進攻也將耗盡部隊的戰鬥力。但是奇拉維很清楚,中國的39軍是這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一支部隊,而且39軍的補給從來就沒有斷過,幾個師也在輪番進攻,所以,39軍的持續進攻能力絕對不止3天。而現在他們放慢了速度,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前線部隊投降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且幾乎都是成建制的投降。讓奇拉維稍感安慰的是,直到現在,第一集團軍還沒有出現過團以上規模部隊集體投降的事情,似乎這證明了第一集團軍是印度最好的部隊,但是比起中國志願軍來講,還差得太遠了。
當奇拉維收到後方正在準備全力營救他們的時候,並沒有一絲的興奮。制空權仍然留在中國人的手裡,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