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最後面的那輛指揮車!
當印度的指揮車到達距離高裡埋伏的地點只有4500米的時候,高裡按下了發射按鈕,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衝出了發射筒,在無線電訊號的導引下,向目標飛去。而這,也是他們伏擊戰的第一槍!
雖然高裡使用的這種導彈是80年代末,中國研製開發的“紅箭”2反坦克導彈的改進型,對付現在世界上先進的主戰坦克存在著破甲威力不足的問題,但是要對BMP步兵戰車與“阿瓊”那種垃圾坦克,卻是遊刃有餘了。
14秒之中,導彈準確的命中了開始規避的那輛步兵戰車,很顯然,印度侵略者被這突然的打擊給嚇蒙了,而且,其指揮官被一下就消滅掉了,那些還在摸索前進的印度軍隊突然失去了指揮,混亂在隊伍之間開始蔓延。
此時,距離最近的印度坦克已經到了村莊之外1500米的地方,三輛坦克幾乎同時開火了,而它們的炮口是對準那些射出了反坦克導彈的房屋。比起炮彈的飛行速度來講,導彈的飛行速度自然慢了不少,所以很多反坦克小組的導彈還沒有命中目標,就被印度坦克發射的高爆彈給消滅掉了。這對高裡他們的打擊確實不小,很多膽小計程車兵已經開始動搖了。
由於高裡他們手中並沒有特種兵使用的那種重型狙擊步槍,所以無法在這麼遠的距離上開火,而在村莊口上的兩挺重機槍雖然已經能夠對徒步前進的印度士兵射擊了,但是為了避免過早的暴露,兩挺機槍都在忍耐著,而沒有開始射擊。
很快,高裡這邊的巴基斯坦士兵都停止了活動,印度人的炮火太猛烈了。特別是當幾輛步兵戰車也加入到戰鬥中來的時候,其30毫米機關炮的威脅更大,每分鐘250發的射速,加上爆炸產生的彈片,威脅著每一位反坦克射手的安全。
當印度侵略者發現前面的抵抗已經弱了下來之後,還以為是遇見了一股游擊隊,而且他們的炮火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將這股游擊隊消滅了。所以,印度人很快就鎮定了下來,一名少尉接替了指揮官的角色,而兩輛步兵戰車也撤了回去,準備搶救那輛被擊毀的BMP中的指揮官,而這一下,高裡他們受到的壓制就減弱了不少。
當印度坦克距離村莊還有500米的時候,高裡他們再度開火了。先是反坦克火箭筒對前面的三輛坦克,還有三輛步兵戰車發動了攻擊,接著,後面的狙擊手也開始對伴隨坦克作戰的印度士兵開火了。
相對於反坦克導彈來講,反坦克火箭筒的射程雖然很近,而且幾乎都沒有制導系統,但是正因為如此,反坦克火箭也不需要操作人員多擔心,只要火箭彈發射出去了,就可以馬上撤退,找到第二個發射陣地,再發動攻擊。而且一名士兵攜帶的火箭彈的數量也遠多於反坦克導彈。即使反坦克火箭彈的破甲威力要比導彈小一些,但是對付“阿瓊”坦克,也算是足夠了!
隨著狙擊步槍開始設計,村口的兩挺重機槍也開火了。在這麼近的距離上,突然再度遭到這麼猛烈的打擊,印度侵略者再也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了。
首先遭殃的是那幾輛坦克與裝甲車,當幾枚火箭彈準確命中坦克的時候,懸念再也沒有。在坦克爆炸的聲音中,印度士兵開始撤退了。而在那三輛步兵戰車也被幹掉之後,印度士兵的撤退變成了潰敗。但是高裡他們並沒有手軟,狙擊步槍的連續射擊,輕重機槍的掃射,將大部分的印度侵略者都送到了他們的溼婆大神那去了。
可以說,這場小規模的伏擊戰並沒有多少可圈可點之處,就如同印巴兩國士兵的素質一樣,戰鬥本身並沒有什麼驚奇的地方,全是按照最經典的伏擊戰術展開的。而這樣的小規模伏擊戰,在巴基斯坦戰場上並不少見,但是正因為巴基斯坦軍隊沒有辦法進行全面反擊,而這些小規模的戰鬥也不可能積累起多大的戰果。正個戰場上的局勢仍然是一面倒的,巴基斯坦一方就算獲得了再多的小規模戰鬥的勝利,仍然無法改變整個戰局!
當印度軍隊花上大力氣,將海得拉巴圍困起來的時候,這一階段的戰役已經結束了。隨即,印度留下了圍城的軍隊之後,繼續向卡拉奇推進。不管處於什麼目的,只要攻佔了這座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都將對整個戰局帶來巨大的改變,甚至會因此而改變整場戰爭的走向,所以,印度人是不遺餘力的發動了對卡拉奇的進攻。
即使巴基斯坦知道卡拉奇的重要性,但是,在戰前的準備中,巴基斯坦並沒有認識到印度會將主攻方向轉移到卡拉奇去。即使對軍隊的部署做了迅速的調動,仍然無法完全保證卡拉奇的安全。而現在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