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1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何永興看了一眼主動站出來的周國輝,嘴角動了一下,但是最後還是將火氣忍了下去。如果換著別人,他也許早就發火了,但是作為老趙已經指定了的接班人,何永興還不得不稍微收斂一下。

“關於在情報方面的疏忽,這並不能怪我們的情報工作人員!”老趙對周國輝已經樹立起來的威信很是滿意,但是也幫著周國輝加強了一下,“這次的事情不但沒有在我們的預料之內,恐怕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想到這點,而且現在追究責任已經太晚了,我們應該馬上考慮應該怎麼應付這次的事件!”

所有人都點了點頭,沒人會對這位即將離職的老上將表示反對意見,因為在他的身後,是在坐的數十位高階將領。

“那我們就先分析一下朝鮮半島核實驗之後,全球局勢會發生什麼變化吧!”王一林看到時機成熟,也趕緊將話題引開了,“雖然朝鮮半島只是東北亞的一角,但是一直是世界上最熱點的地區之一,而這次的事件將對全球局勢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

正如王一林所說,朝鮮半島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地方,面積不過數十萬平方公里,而且還分裂成了兩個國家,但是,正因為這裡分裂成了兩個國家,而且是一個民族的兩個國家,卻讓其成為了世界上最受關注的地點。誰都知道,在50多年前,就是在這個半島上,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以一己之力,對抗了以美國為首,由十數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隊,而那也是二戰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地區性戰爭,直接影響到了後來數十年的冷戰格局!

而在朝鮮戰爭之後,雖然該地區維持了幾十年的和平,但是戰爭的陰影卻一直沒有離開過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朝韓兩國,數十年保持著一支近200萬的龐大軍隊,而這兩個國家的總人口加起來還不到1億!特別是北朝鮮,在2000多萬的人口基礎上,維持著一支100多萬的軍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說,每20個人中間,就有一名軍人!這是一個什麼比例?歷史上,軍民比例最高的蒙古帝國,當初也不過10人中一名軍人,而且那還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而在現在這個社會,不要說讓20人來供養一名軍人,就算是讓50人來供養一名軍人,都顯得非常的吃力了!

雖然朝鮮維持著這麼高規模的一支軍隊,但是他仍然感覺到不安全,而龐大的常規部隊之外,朝鮮一直在尋求著獲取與掌握核武器的途徑。如果要追究朝鮮核問題的根源的話,這還必須要追溯到冷戰時期。

當朝鮮戰爭結束之後,中國按照停戰協議,志願軍在完成了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的任務之後,都回到了國內。而美國,卻一直沒有將自己的軍隊撤離韓國,以各種藉口將軍隊保留了下來,這就必然會讓朝鮮感受到巨大的威脅,畢竟,雙方拿到手的只是一份停戰協議,而不是一份和平條約。

而在隨後開始的冷戰歲月中,中國與蘇聯,這兩個朝鮮最依賴的社會主義兄弟國家,卻在朝鮮戰爭結束後不久就發生了嚴重分歧,甚至到了要動刀動槍,來解決雙方矛盾的地步。而在道路的選擇上,朝鮮選擇了當時更為強大的蘇聯,緊跟蘇聯的步伐,走上了與中國對抗的道路。這又讓朝鮮感受到了第二個威脅!

雖然,朝鮮並沒有如同後來的越南一樣,在接受了中國的巨大幫助之後,還從背後捅了中國一刀,但是,在面臨兩面威脅的時候,朝鮮卻必須得尋求更確定的保證。

在冷戰高峰時期,對核武器的管制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嚴格。美蘇雙方為了維持自己的勢力範圍,為了壓制對方,都將核武器當做了一種政治砝碼,用來爭奪國際利益。眾所周知,中國的核武器雖然主要是靠自己的技術來研製的,但是蘇聯也在前期提供了一部分幫助。而當時的美國也與蘇聯一樣,將核武器作為了對友好盟友的一份“大禮”。在那個特殊的時期,美國曾經向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輸出過核技術,只是這些國家最後都放棄了核武器,完全依靠美國的核保護傘。但是,朝鮮則不一樣,在受到嚴重的威脅時,他選擇了從蘇聯獲取核技術,自行製造核武器。而朝鮮的第一份核武器資料,就是從蘇聯的手中得到的!

幸運的,也可以說不幸的是,在東歐劇變之前,朝鮮的核武器還一直停留在設計與材料提取的階段,並沒有成功的製造出核武器來。

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全世界都已經找不到一個夠實力的對手了。而在失去了最大的威脅之後,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重點從應付世界大戰,轉移到了對付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上來,特別是在“911”事件之後,美國的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