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是一個什麼概念?也許大家並不瞭解,但是如果知道美國同期的戰略儲備量是158天,日本是160天,而歐洲也達到了100多天的話,那大家就應該知道,中國在這種現代經濟的黑色血液上面臨的問題有多麼的嚴重了!雖然,到2008年初,戰爭爆發之前,政府透過各種手段,將戰略石油儲備量提高到了45天,並且在戰爭中嚴格控制國內石油的消耗量,加大了國內油田的開採速度,但是也只能勉強的維持戰爭的需要,如果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更久一點,規模再打一點的話,會是一個什麼結果?難道叫我們計程車兵徒步上前線,難道叫坦克兵用步槍戰鬥,難道叫空軍都只能望天長嘆嗎?
除了石油,對於“地大物博”的中國來講,別的資源也並不顯得充裕。2005年,中國的鐵礦石60%靠進口,銅礦石45%靠進口,橡膠80%靠進口,鋁材55%靠進口。換句話說,對於現在的中國,對於正在崛起,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講,在各種戰略物資的需求上,絕大部分是依靠進口的!而且,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中國進口的這些物資,80%將透過海路運輸,來到中國。而對於一個有著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的大國來講,中國的海域並不安全,那些向中國輸入能量的通道並不安全,而中國的海軍也還沒有強大到能夠保護這些命脈的實力!
暫且不說別的方面,就只看這一點,如果中國失去了海洋安全,如果中國的對外通道受到威脅,如果中國依賴的那些資源產出地區被別國控制,切斷了這些物資通往中國的渠道的話,那會是一個什麼結果?這點,不用我說,恐怕大家都很清楚吧!
“……暫且不說別的資源,我們就只說石油!”王一林頓了下,看樣子想喝口水,但是水杯放在了桌子上,也只能吞了下口水,繼續道,“據我們的保守估計,到2030年,我們消耗的石油將有80%以上需要進口。而從現在石油產出地的分佈情況來看,我們進口的石油中,其中超過60%將是從海灣地區獲取。而在我們所有需要進口的石油中,將有75%是必須要依靠海路運輸的……”
石油,一個古老,而又經典的話題,一個成為人類爭論焦點上百年的話題,到現在,仍然是全世界爭奪的中心!在沒有找到更好的代替能源之外,石油仍然是人類活動的主要動力來源,而圍繞著石油這個問題,全世界可以說是動盪不安了!
在所有的國家中,不單是中國非常看重石油安全問題,其他的所有大國都非常看重這個問題,特別是美國!在現在的世界強國中,幾乎所有的國家(美俄除外)都是嚴重的“貧”油國。50多年前,當大慶油田被發現之後,中國人驕傲的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但是在現在,中國必須得重新戴上這頂帽子,並且承認這個事實!
對於石油的重要性,大家應該都非常瞭解,美國為了石油,不惜出兵阿富汗,去攻打這個不毛之國,不惜推翻伊拉克的合法政府,佔據這塊世界上石油開採時限最長的國家。當然,現在美國的軍隊也幾乎是圍繞著石油在轉,一切的行動都是以石油為中心,而打起的那些旗號,幌子,不過是一個美妙的藉口罷了。
雖然,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有人預測,全世界的石油只夠開採40年了。當時發現的石油蘊藏量也只有900多億噸,如果只有這個數量的話,到現在也已經開採完了。但是到了2005年,全世界發現的常規石油儲量已經超過了2000億噸,如果算上多出一個數量級的非常規石油儲量的話,現在全世界的石油仍然足夠人類繼續使用100年以上。即使以常規石油儲藏量計算,全世界的廉價石油仍然可以再使用40年以上!換句話說,在未來的40年之中,國家之間的鬥爭焦點仍然是那黑色的金子,即使是在未來40年到100年之間,鬥爭的重點也仍然在這裡!
對中國來講,石油安全問題已經顯得格外的突出了。隨著國內經濟的加速發展,2005年時,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300萬輛,即使以這個水平計算,中國一年光在運輸上消耗的燃料就超過了1。2億噸!而中國的石油儲藏量,即使以最樂觀的估計,也只有160億噸。現在,東部地區的老油田都已經到了生產後階段,不但成本逐漸提高,而且產量也逐漸降低了,即使算是西部新開發出來的油田,在基礎設施落後的西部地區,這些油田的產量極為有限,新增加的油田,也僅僅能夠彌補老油田減產的那部分!
在中國自身產油量無法實質性的提高時,中國的經濟卻在大量的消耗著寶貴的石油。從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