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一次漂亮的“秀”。35枚導彈幾乎將“大隅”直接砸沉到了海里,當35聲巨大的爆炸結束之後,海面上再也看不到一艘大型戰艦的影子,有的只是油汙以及殘存的碎片,不但有艦艇的,還有為它殉葬的水兵的屍體碎片!
另外的四艘“村雨”,兩艘“太刀風”以及那兩艘高速綜合補給艦的下場不會好到什麼地方去,除了沒有被直接解體之外,都照樣沉到了2000多米深的海底。而連帶這些艦艇而去的是2000多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官兵,以及所有日本人對這場戰爭的希望!
如果光從戰術角度上來講,這是一次非常經典的,前蘇聯一直竭力倡導的“飽和攻擊”,而從規模上來看,這更是一次“超飽和攻擊”,即使是強大如前蘇聯時的艦隊,恐怕都從沒有想過要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攻擊吧!而這場海戰也是冷戰結束近二十年之後,用事實證明前蘇聯所倡導的那種理論的正確性。而這更是讓各國海軍認識到,一支沒有航母作為依撐的艦隊,在面對強大的導彈攻擊時,其生存能力是微弱的,反抗力也更加的渺小。如果日本艦隊有航母,哪怕是一艘,也足以組織起另外一波防空戰機,阻擋這些中國攻擊機肆無忌憚的發射導彈。而這場海戰帶給中國與日本,甚至全世界有心發展強大海軍國家的一個啟示就是,航母的時代並沒有結束,航母仍然是海上作戰力量的核心!同時,用戰鬥機對導彈進行攔截的研究也正式啟動,艦隊的防空火力在這方面的能力確實是太弱小了!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