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暗號向她示意,傳遞他對她的愛。這跟S女士的愛情妄想可以說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這位女記者在一次市政會議結束後,勇敢地走到市長面前,說市長既然這樣愛她,那麼就應該當眾公佈他倆的戀情,不必再如此偷偷摸摸,彼此折磨。市長當然是大吃一驚,滿頭霧水,但擔心變成一則醜聞,而慎重地請律師出面,這位律師很明智地將她介紹到精神科醫師處。但在治療後,這位女記者仍然相信市長深愛著她,只是為了面子問題而不敢公開承認而已。
S女士認為那位律師對她“由愛生恨”,似乎是多了一層被害妄想,但本質上還是認為對方“深愛著她”,否則怎麼會由愛生恨呢?這種愛情妄想相當執拗,也許只有時間才能使它淡化。
三個自稱是“耶穌”的人
當三個“耶穌”聚首一堂時,每個人都堅稱自己才是“惟一的救世主”,但並不互相敵視,相反的,在某些方面他們還表現出類似的見解。
1960年,在密歇根某家精神病院的同一棟病房裡住了三個男病人,奇怪的是,三個病人都自稱是“耶穌基督”。
第一位“耶穌”原名J君,是一個聰明而嗜讀的人,說話具說服性,有時讓人難以反駁他妄想觀念的前提。譬如他除了自稱是“耶穌基督”外,也認為自己是伊利諾州的州長,但這兩種身份對他並不構成矛盾,他說“耶穌”也必須謀生,伊利諾州州長就是他謀生時的職業。
第二位“耶穌”原名L君,他原是一個聖經學者,非常具有想象力及詩意,對人類的行為觀察入微,但他“不喜歡觀察別人不當的行為……因為(他認為)凡觀察的必已涉入”。他在解釋英國詩人柯律治的一首詩時,像一個弗洛伊德主義者,他說詩中的“洞|穴”等於“子宮”,“河流”等於“###”,“冰洞”等於“性冷感的女人”。
第三位“耶穌”名叫C君,可能是三個人中較平庸的。研究人員有一次問他:“你在天堂住過嗎?”C君說:“小時候住過,但我較喜歡住在地球上,我想大多數人也喜歡住在地球上。我控制一大筆錢——億美元——我正在快樂山附近建造一個天堂天國。”
社會心理學家洛基奇()曾研究過三位病人,他經常讓三位“耶穌”聚首一堂,結果三個人都堅稱自己才是“惟一的救世主”,而對其他兩位“耶穌”沒有太高的評價,但也不敵視;相反的,頗為關注其他“耶穌”在做什麼。在某些方面,他們還表現出類似的見解,譬如他們對藥物治療的信心都相當有限。L君說:“那些醫師認為藥物可以除去心理因素,但自我是超出一切振動之上的”;J君也同意說:“你不能將一個人的心靈放在試管中”。
基於個人研究上的興趣,洛基奇做了不少現在被視為違背醫學倫理的事,他常威逼利誘病人放棄他們的妄想,但病人寧可受苦,也不願放棄他們的信念。當三個“耶穌”聚首一堂後,曾引起一些生活上的衝突,不過三個人仍然希望在一起,似乎是為了滿足他們空虛、孤獨生活中的強烈需求,最後,三位“基督”還採取聯合陣線,抵制、對抗洛基奇的圖謀。
洛基奇曾將他對三位“耶穌”的研究結果出版專書,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再版(1981年)時,L君仍然住在該精神醫院裡;C君已出院,由其家人照顧;而J君已死亡。洛基奇在再版序裡說,多年前他在某次演講時說溜了嘴,說成某醫院裡有“四名基督”,他因此類似自我告白地說:“在我無法治療那三位基督,讓他們擺脫他們的妄想時,他們卻成功地治療了我自己的妄想——我企圖藉助如全知全能的神般的力量重新安排他們的生活並改變他們。我覺得我沒有權利借科學之名而扮演神……我越想越不安,當我留下他們過平靜的生活時,我個人即得到了治療。”
解析:
認為自己不是原來的自己,而是另一個人,屬於“身份妄想”。這種“身份妄想”經常有誇大的傾向,他的“新身份”通常比“舊身份”要來得好,所以也算一種“自大妄想”。病人的“身份妄想”也常會反映他的宗教信念,譬如認為自己就是某些“神”,因此,這一類的妄想也稱為“宗教妄想”。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含有宗教及自大色彩的身份妄想,可能是病人為了擺脫其無法承受的心理困境而產生的對策;從生理學來看,可能跟病人腦中神經傳導媒的異常代謝有關;兩者經常互為表裡。在多神信仰的社會里,病人認為他是“某某神”的機會較少有雷同的機會,譬如在臺灣,有的病人認為他是“元始天尊”、“大羅神君”、“齊天大聖”等;有的則認為她是“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