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2 / 4)

小說:錦衣夜行 作者:冥王

“二位使者,二位使者,有話好說,有話好說嘛!”

孟侍郎就像專門負責招安的太白金星似的,甩開大袖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插到他們中間:“二位遠來是客,都是我大明的客人,如果你們在這裡大打出手,豈不是不把我天朝上國放在眼裡嗎?陛下聽聞你們遠道而來朝覲,本來是十分歡喜的,兩位貴客萬萬不可為了些許小事傷了和氣,惹得陛下也不開心。”

孟侍郎笑容可掬地道:“這樣吧,本官負責接迎山後國使節,黃御使負責接迎日本國使節,再請我們茹尚書引領兩國貴使一同入京,如何?”

“哼!”

新右衛門再度施展了一招夏潯絕對做不到的獨門絕技,他插回了那柄比他身高還長的太刀。

夏潯也扮出一副剽悍粗魯的模樣,目空一切地翹起鼻孔冷哼一聲,把他的闊刀插了回去。

一場風波,在孟侍郎的斡旋之下得以圓滿解決,於是赴迎的三位大人分成了三夥,孟侍郎接引山後國使節,黃御使接迎日本國使節,本來就是抓差的茹瑺樂得清閒,在他們做完了一整套的接迎儀式之後,騎上太平馬頭前帶路去了。

“侍郎大人,鄙人在福州上岸的時候,曾經聽說,貴國有一位王爺反了,正在打仗,打得很激烈。可是我看這京師之中,物阜人豐,太平安樂,莫非……傳言有誤?”

兩國使者一進京,就引起了京師百姓的關注,一路上許多人跟著看熱鬧。茹瑺、孟浮生和黃真深體聖意,本就有意有意炫耀國威,所以走得不緊不慢,任人觀看,也不使侍衛趕開。這大街是夏潯走慣了的,他懶得像那幾個東瀛人似的東張西望,好像鄉下人進城似的,抽個機會,他靠近了孟侍郎,趁機問起來。

孟浮生雖然知道他的官兒不大,畢竟遠來是客,對他還很客氣,笑吟吟地答道:“貴使有所不知,我國北方,確有一位藩王造反,前些日子,他還小小地佔了些便宜。可我皇上富有四海,手握重兵何只百萬,那位藩王能得意一時,終究還是要被我討逆大軍一舉消滅的,癬疥之患,何足掛齒。”

夏潯微微一笑,稍稍緊了緊韁繩,和他又錯開了距離。他仔細觀察過孟侍郎的神情,不管孟侍郎對燕藩到底是怎麼看的,他對外國使節當然只能這麼講,可是如果他言不由衷,夏潯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夏潯方才仔細觀察,發現孟浮生確是語出至誠。

也就是說,儘管燕王先後兩次擊敗朝廷數十萬大軍,朝廷官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然非常樂觀。難怪燕王不惜在濟南城下耗時數月,一直想把它打下來,如果他的勢力不能南侵,始終只在北平附近打轉,幹得再好,始終不能撼動建文的根基,也不能吸引江南的民眾。

藉由孟浮生的態度,夏潯在做出這個判斷之後,便對自己的金陵之行定下了基調:“鑑於大部分官員仍對朝廷信心十足,這個時候不宜進行大規模的策反。此時應以刺探情報為主,如果要策反,也要集中在那些受到朝廷排擠打壓的人身上。”

夏潯正暗暗計議著,使節隊伍路過貢院,就見無數儒生,簇擁著三個披紅掛綵的書生,騎著披紅掛綵的駿馬,迎面走了過來……

……

PS:有位書友問俺,為什麼總要把日本搞進來呢?我說,我不是想扯出一夥人來,就隨意拽出來,雖然是寫小說,總要有一定的依據的。再者,夏潯到南京,主要是刺探和策反,光講這個的話,未免枯燥了些,增加一些其他的衝突和情節,更具趣味性,這是前提。

再者,寫到明朝,尤其是早期和中期的明朝,很難迴避的兩個問題就是倭寇和中日關係。歷史上,足利義滿的確在應永八年也就是建文三年遣使赴南京朝貢過的。那麼在中日關係經過洪武后期的冷戰之後,提前一年先派使節進行到訪,以探對方建交合作的意向,這在外交上是說的通的。

他說:“哦,原來是有屎為證啊。”

我說:“是的,你去吃屎,御使大人。”

嗯,說到這裡,大家知道他是誰了吧?

不錯,他就是本書龍套,遇屎吃屎的黃真黃大人!

第353章 朝覲

闈今天正式放榜,頭甲三名剛剛新鮮出爐。禮部尚書沒有來迎接兩國的使者,就是在忙這件事呢。

見對面來的人是吏部尚書帶隊的外國使節儀仗,興奮狂呼的學子們倒也不敢衝撞,連忙讓到了一邊。

孟浮生是禮部侍郎,對今科科舉的情況也特別關心,他勒住了馬,向簇擁著中榜者跨馬遊街的學子們詢問了幾句,再回到山後國的隊伍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