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林晚星的,夾在舒庸辦公桌上一本攤開的英文期刊中,且恰好是林晚星刊發道德啟動效應那頁。英文期刊大家一般都是網上看的,除了圖書館會定一些紙質版以外,真的很少見。
因為林晚星一篇論文裡說好要加上他的名字,但收到編輯部確認郵件時,他的名字卻不在了。林晚星說論文最後都是教授提交的,她不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向梓直接找上了舒庸。
向梓看到照片時非常震驚,因為那不是一張學生合影或者別的什麼,而是林晚星對著鏡頭,邊笑邊用手比了個巨大的愛心。
現在這個年代,照片都存在手機裡,這種特地沖洗出的膠片本就很少見,更何況是美麗女學生的比心照片,更加意味不明。
而舒庸的反應也很有問題,他非常慌張,一把合上那本雜誌放回書架。
「他一直很溫和,脾氣好,這也是會被林晚星操控的原因。但那次他對我發了脾氣,於是我們吵了起來。」向梓這麼說。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