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只是一個概括,我不精通這些事情,但賀淮之前做的生意這麼多,懂得也比我多得多,在你們面前我就只是班門弄斧罷了。”
賀淮這下子哪裡還聽不出來沈桑榆這是在幫自己說話,頓時感動的兩眼汪汪的。
“嗚嗚嗚,還是我們桑榆好。”
李玉良:“……”
李玉良翻了個白眼,這才將目光重新注視回到了沈桑榆身上:“你能給我提供一個思路就很好了,要是我肯定想不到這一層。”
要是他最多就想象繼續保守賣衣服,要是廠子辦不下了,那就守住自己的布料批發市場,總歸不會虧本。
但如果問自己這樣敢信嗎,那肯定是不甘心的。
所以沈桑榆哪怕只是隨口提一句,對他來說就已經是莫大的幫助了。
李玉良用最快的速度註冊了公司品牌和商標,這些都是去年才興起的,在這個資訊不流通的時代,能去註冊商標的人少之又少。
按照沈桑榆的說法,李玉良還花重金請了設計師畫了商標,以後每件衣服上都回應有公司的logo。
用沈桑榆來說現在不眼熟沒關係,以後就眼熟了。
就像匡威一樣,誰能知道那些清朝老爺都穿過匡威呢?
李玉良最開始怕大家不喜歡衣服上的logo,的確最開始銷量肉眼可見減少了一些,但在第二批新衣服出來的時候,整個銷量急劇上升。
李玉良的廠子在北方徹底火了。
只不過沈桑榆並不關注這些。
轉眼到了暑假,第一批大學生的期末考來了。
沈桑榆看著老師們勾勒的重點範圍,陷入了沉思。
老師們都挺好的,知道要期末考試貼心為班上的同學勾勒範圍,結果一節課過去了,同學們發現除了前言,都是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