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韓知兵大張旗鼓的率領十萬主力向鮮卑山進軍,當然,這僅僅是主戰的主力。 同時,為了服務這十萬韓知兵大軍,在他們身後有著至少有二十萬人,三萬牲畜為這十萬人進行糧草運輸,從而確保他們的糧道穩定,也為了讓這十萬大軍隨時保持巔峰戰力。 李適讓韓知兵對東胡殘餘烏桓與鮮卑兩部進行掃蕩,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次測評。 一次對大漠遠征,所需要的糧食消耗進行一次評測,從而為遠征匈奴做好準備。 所以韓知兵這一次的正軍,堂堂正正的向前推進,還是很重要的。 有了這些資料,自己對推算進軍匈奴的王庭到底需要多少糧食,多少有一個估計。 從而判斷出,自己是否能支撐起派遣大軍橫推匈奴所需要的糧食。 畢竟龍庭的位置相對中原來說實在是太遠了,距離就是匈奴最好的屏障。 如果自己派遣大軍的人少了,那反而有可能被匈奴給橫推回來,而如果派遣的人太多,糧食無法做到補給,那更是會導致將士們全軍覆沒,怕是對匈奴的戰心都沒了。 所以,韓知兵帶兵掃蕩遼東地區的鮮卑與烏桓,多少進行測評的意思,更準確的說,應該算是對北伐匈奴的一次實戰前的戰場模擬。 而韓知兵一路就是堂堂正正掃蕩著這路遇到的異族部落。 這一刻,在異族的眼中,大漢那是真的有備而來,所以漁陽郡往北的烏桓部落,就在韓知兵坦坦蕩蕩的掃蕩中不斷後退,向著本族的聚集地匯聚,並把訊息帶給烏桓王。 韓知兵所在的位置且不說就現代而言是相當有名的水沙漠——渾善達克沙地。 所以裡面在夏天時有著眾多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最終彙集入江河。 如果不是這裡的水源絕大多數都是間歇性質的,到了冬天大都會斷流斷水,當初烏桓說不定就在這裡棲息了。 畢竟這裡在這個時代植被還是相當茂盛的,頂多算是荒原,而不是現在的水沙漠。 所以,到了夏天有很多烏桓的部族會遷徙到這邊來,一則是為了減輕烏桓所在地的生存壓力,二則在這地方與漁陽郡也方便進行交易,畢竟不論是茶葉,食鹽,還是布匹,對於烏桓來說也是需要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時常騷擾邊境的原因,因為他們太窮了,買不起。 今年自然也並不不例外,隨著這些間歇性的泉水恢復,很多烏桓人便是遷徙到了這裡。 而韓知兵在透過漁陽郡與匈奴交易時,便已經摸清楚烏桓在渾善達克附近的部落位置。 這些地方在夏秋季節,可以作為自己後勤補給據點,減輕韓知兵的後勤壓力。 所以,韓知兵不急不慢的在渾善達克地區進行掃蕩,看起來彷彿是想要把勢力範圍內的烏桓全部都給解決乾淨。 不得不說,韓知兵這樣不急不慢的掃蕩著渾善達克地區,的確給烏桓造成了相當大的迷惑,他完全不知道韓知兵是什麼意思,到底只是想要清理周圍,還是想要對付自己。 畢竟,韓知兵只是掃蕩渾善達克地區的話,自己也不用這般警惕,死死把韓知兵給盯著。 但若說韓知兵盡起十萬大軍,只為了掃蕩渾善達克地區,這多少有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畢竟在渾善達克地區帶著的烏桓戰士,嚴格意義上來說,怕是連烏桓的戰士都算不上。 韓知兵就算是不掃蕩這裡,等到渾善達克地區的水源斷流,那烏桓在渾善達克地區的部落自然會撤離,回到西拉木倫河流域進行過冬。 烏桓雖以烏桓山為名,但實際上烏桓所依賴的卻是西拉木倫河,這才是他們的生存保證。 不管怎麼說,韓知兵聚集了大量士卒在渾善達克地區混著,對烏桓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這讓烏桓的戰士不得不集中力量,在現在克什克騰旗位的位置,駐紮大量將士。 雖然克什克騰旗位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西拉木倫合流的交匯處,可以說地勢是西高東低,便於韓知兵進行進攻。 但同時這裡也是大興安嶺南端山地和燕山餘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帶,入口相當狹小,這段西拉木倫河的河段又相當長,如果烏桓人有心,藉助地形優勢進行防禦,韓知兵進攻起來也相當麻煩。 對韓知兵來說,沒必要把將士們的性命丟在這裡,哪怕一個士兵換十個烏桓人都不值得。 所以韓知兵此刻沒有貿然的突襲這烏桓,而是慢慢行動,吸引著烏桓人的注意力而已。 而在烏桓人的注意力,被韓知兵所帶領的大軍所完全吸引的時候,此刻衛青率領的側翼軍隊卻是已經到達了目的地,也就是大約現在遼河的入海口附近。 因為衛青走得並不是陸路,而是乘坐馮唐的樓船建隊,走渤海,入遼東灣,然後在大約現在錦州的位置,把衛青所在的三萬部隊,連人帶馬放了下來。 “衛將軍,老哥我就只能夠把你們送到這裡了!”馮唐把衛青三萬將領放下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