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問題算是解決了……”一眾文臣沒有想到李適的解決辦法會這麼硬核。 “至於教材的問題……”李適若有所思, “一般上來說,十一到十二歲的小孩只要識字就足夠了。 但必須要讓他們明白識字的用處,尤其是要讓他們的父母明白識字的用處。 張恢,你負責編撰《十五律》把百姓最常見的十五到二十種刑罰列出,作為教學內容。 陳禾,你負責編撰《小麥》主要介紹種植小麥的時間,時節,農具,以及種植方法。 九章,你負責編撰《算術》主要就是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法,以及三角矩形公式。 陽慶,你負責編撰《衛生》把一些常見草藥的用法,以及身體保健的辦法寫進去! 另外再撰寫一本《百家》,諸子百家都只能選擇一篇課文進入其中,用於教學識字。 至於更多,我倒不是怕那些小娃子學不會,反而擔心那些老兵掌握不了。 當然,每個學生能在十二歲時進一步進行考核,其中最優秀者者,進入到縣級的學校中,繼續進行學習,學費由縣裡財政負擔。 十五歲後,去郡中進行考核,考核的最優秀者,進入到郡級學府中,學費由郡裡承擔。 十八歲後,由郡出來的學生,來到長安大學進行考試,成者進入大學,敗則迴歸家鄉。” 聽到李適的話,在場文臣們面面相覷,還是張良站出來,畢竟他是大學院長。 張良道,“還請大王明示,那縣級、郡級兩的學生,應該教些什麼知識,可有什麼材料?” “基本上以算學,律法,農事,語文,這四科為主科目,醫療、器械、衛生與歷史為副。 我也沒要你們馬上把這一套體系給弄出來。 鄉級、縣級、郡級和大學,每層都需要老師與教材,鄉級我們還可以用士兵來教授,但到了縣級開始,怕就需要諸子百家的學子們來出力。 所以慢慢來不著急,一點點把這教育體系給搭建起來。” 李適的目光看了看,最終落到了張良的身上,道,“那這件事情就交給張良你了!” “遵令!”張良不由苦笑,僅只是聽李適所描述的這一個體系,張良便清楚自己所要面對的到底是怎樣一個浩瀚工程。 不過想一想現在還在廣陽郡沒回來的王二寶,張良突然感覺,自己還是挺不錯的,至少自己不需要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 “最後就是醫療了……”李適的目光看向了公孫陽慶,不由道:“醫療營與醫家合起來一共擁有多少的合格醫者!” “連學徒在內大約有兩萬左右,不過真正能獨立進行開處方,治療的大約有兩千人,其中有一千五百人在醫療營,剩下的則是在長安,洛陽這些城市。”公孫陽慶道。 李適聽到這數字愣了愣,說實話,在這個時代這個數字真的很不容易。 但對李適來說,這所造成的缺口還相當大,至少自己絕對遠遠不能滿足的! 李適道:“從反秦開始到如今,漢軍將士們的性命可以説多次是被醫療營搶救出來的。 你們做出的貢獻甚至不亞於正面戰爭的貢獻,但醫療營不僅僅是漢軍將士的醫療營,更是要做整個天下百姓的醫療營。 隨著戰爭即將終結,把大量醫者放在軍隊是不合適的,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我們要把醫療營進拆分,要讓天下農民也享受醫療營的治療。 陽慶,你也要想辦法培養一批農民百姓也看得起病的醫生,能夠做到就地取藥。 你擅長經絡之能,懂得銀針之術,我希望你編寫一本類似醫療營手冊一樣,適合給百姓治療的醫生手冊,從而快速培養一批一根銀針,一把草藥,就能夠拯救百姓的速成醫生。 他們的任務就只需要治療百姓常見的病症就好。” “我盡力試試!”陽慶聽到李適不講理的話,只能苦笑著答應下來。 “這關乎中原百姓的性命,不是盡力試試,而是必須要做到!”李適對陽慶鄭重的說道。 陽慶對李適的話也清楚,這一件事情顯然沒有自己拒絕的餘地。 李適非常清楚,自己需求的就是那種幾乎無證的赤腳醫生,如果陽慶能夠編寫出一本《赤腳醫生手冊》那就更好了。 但是能不能做到這個地步李適也不知道,李適只能盡力支援著試一試。 因為這是涉及兩千萬人口的醫療治療問題,而且這個體量的人數會在接下來的日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增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按照正統的師父帶徒弟的方法培養出那種能治療百病的醫者是不可能的,但是自己只要能培養出治療常見病的赤腳醫生就足夠了。 “九章今天的會議你做一個章程,總而言之,我們接下來的五年計劃,就兩個核心。 一個核心是農業上的全面整合,一個核心是人口質量上的提升。 至於其他的計劃,基本上都是為了這兩個計劃而服務,大概便是如此!” 李適看著張九章最後的總結道。 李適長鬆了一口氣,這些事情自己只是需要規劃處一個大概的體系。 具體事情自然是交給張九章來說,畢竟自己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