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信遭到老將張須陀的伏擊。下邳城內,來整手中捏著情報,忙不迭地朝楊昭的書房走去。 沒多久,他步入書房,來到楊昭身前,急促地說道: “將軍,我們接到情報,有可靠訊息稱徐州氏族與敵軍勾結。他們正策劃增援攻打彭城的敵軍。我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否則一旦彭城被破,我們將面臨嚴重的危險。” 楊昭臉上閃過一絲驚訝和擔憂,他明白現在的情況相當嚴峻,必須迅速做出應對。他思考會,便問來整:“三弟,可探聽到援軍的數量?” “兵馬不少於兩萬。”來整看著情報,回答道。 楊昭聽後,堅定地說: “立即傳令,全城戒備。你火速通知來淵,告知情況。讓他去告訴其他將領,將所有士兵集結起來,在軍營中待命。 我親自去見父王,向他討要三千騎兵前往彭城,剿滅徐州氏族軍隊。同時,派出速遞信使,將這個情報傳達給程先生,讓他們有個準備。” 來整聽了楊昭的命令,心中一鬆,他知道楊昭的決策是正確的。他迅速整理思緒,急速地朝軍營而去。 楊昭面色凝重,他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關係到大軍的安全和整個戰局的穩定。他走出書房,來到後院。 他走進楊廣的臥室,向他抱拳道:“父王,兒臣得到可靠訊息。有徐州氏族派出軍隊支援彭城。一旦敵軍得到支援,攻破彭城將不再是難事。” 說完,他把情報放在楊廣的面前。楊廣仔細地瀏覽著,眉頭一皺:“兵馬不少於兩萬?” 楊昭一點頭,擲地有聲地說:“ “正是,兒臣請纓率騎兵三千,火速趕往彭城。爭取在彭城城下殲滅他們。” 楊廣聽後,沒有遲疑。他拿出虎符,交給他,凝重地說:“速去速回,行軍路上當心。” 楊昭接過虎符,用手緊緊握住,感受著上面的沉甸甸的權威。他的內心充滿著父王對他的期望和信任,他決心不辜負這份信任。 他向楊廣鄭重地鞠躬,莊嚴地說:“父王,請放心,兒臣一定竭盡全力,不負您的期望。” 隨後,楊昭急匆匆地走出府衙,心中焦急而萬分決絕。他知道時間緊迫,每一刻的耽擱都可能給敵人留下一絲機會。 他加快腳步,直奔軍營,準備調集兵馬,前往彭城支援。 ***** 騎兵營內,士兵們正在忙碌地準備著。楊昭的到來引起了一陣騷動,士兵們立刻齊刷刷地停下手中的動作,向他敬禮。 楊昭沒有多做停留,他徑直走向來淵,出示虎符,吩咐道:“來淵將軍,父王命我調軍三千,火速支援彭城。你和三弟來整作為副將隨同出發。” 來淵注視虎符,抱拳應諾:“謹遵殿下之命,末將這就去準備。” 話落,來淵正要去調兵,卻被楊昭叫住。 “提前準備好行軍裝備和糧草,動作迅速。”楊昭囑咐道,“我們的目標是敵人援軍。要以最快的速度行軍,趕到彭城城下。在他們沒有攻城前,將徐州氏族軍隊剿滅在搖籃之中。” 來淵點頭應命,立即開始組織士兵們的行裝。楊昭監督著整個調動過程,確保調兵過程順利。 半個時辰後,隊伍整裝待發。楊昭、來淵和來整三人,騎在自己的戰馬上,走在隊伍前頭。 沒多久,他就帶領三千騎兵從東門而出,向彭城進發。兩個時辰後,他們穿越丘陵和河流,越過茂密的森林和廣袤的平原。 楊昭一直走在最前方,身上的戰袍隨風飄揚,銀色的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行軍途中,楊昭時刻保持警惕,他派出斥候密切監視著周圍的動向。 在艱辛的長途行軍中,士兵們時常會感到疲憊和飢餓,但他們都咬緊牙關,默默忍耐著。 ******** 傍晚之時,楊昭等人帶兵來到一座山谷前。他環視四周,感覺四周有些殺氣,當即下令全軍加速。士兵們紛紛加快腳步,緊跟著楊昭朝著山谷衝去。 就在這時,一陣刺耳的吶喊聲從山谷中傳來。數息後,從山谷裡衝出一支由徐州氏族組成的軍隊,他們身穿黑甲,手持利刃向他們撲來。黑甲閃爍著寒光,給人一種兇狠的感覺。 為首將領頭戴面具,手持大斧,哈哈一笑:“道長妙計,讓某家帶兵在此等待。果然等到了隋軍。將士們,隨某家殺!” 他的聲音毫不掩飾地充滿了殺意和傲氣。說罷,他驅馬當先,揮舞大斧,向隋軍本陣衝來。 楊昭緊緊握住手中的長槍,一股不可抑制的戰意在他胸中沸騰。 他深呼吸一口氣,鎮定自若地對士兵們說道:“將士們,我們面對的是強敵,但我們是隋軍,不可畏懼!準備迎擊!” 說罷,他迅速揮舞長槍,衝入敵陣。他以巧妙的槍法將敵人逐個擊倒。士兵在他的鼓舞下,也朝敵軍奔來。 劇烈的戰鬥在山谷中展開,血腥味瀰漫在空氣中。楊昭的心臟狂跳不已,但他卻保持著冷靜的思維和敏銳的觀察力。 他時刻留意著敵人的每一個動作,尋找著他們的弱點並迅速利用。不斷有敵人倒下,但又有更多的替補者衝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