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在主將的帶領下,隋軍的營寨終於紮好了。 從遠處而望,整個大營分為三塊: 來整和來淵率領最精銳的一千騎兵在前。 當中是隸屬於晉王府兩千騎兵拱衛著中軍帳。 之後才是俘虜營和馬廄。 軍營中軍威嚴整,士兵來回巡視,防備敵軍襲營和水淹。 ******* 此時,楊昭沒有在軍營內指揮,而是披了一件蓑衣朝山坡頂上而行。 沒多久,他站在山頂,望著天空上落下的雨水,嘆息道: “人算不如天算,誰想到會在山谷中遇到暴雨。 看樣子,今天是走不了了,還是等天晴了再說吧。” 說罷,他轉過身來,喚來一名士兵: “傳令下去,在山谷雨水褪下前,停止行軍。 大軍就地歇息,各將約束士卒,提高警戒!” “是,將軍。”士兵答應一聲,前去傳令了。 過不多久,只見軍營內人馬攢動,有條不紊地做著該做的事情。 楊昭在山頂往下望,看到這一幕,點了點頭。 他裹緊了蓑衣,往山下的軍營而去。 等他回到中軍帳內,楊昭找來了後勤官,問道: “阿仁,我軍後勤沒有問題吧?” 阿仁是跟隨晉王的老人了,一聽這話,豈能不知道楊昭的意思? 他定了定神,抱拳答道: “回稟侯爺,因軍情緊急,此次只攜帶了三日口糧。” 話落,楊昭眉頭一皺,輕聲道: “阿仁,按照計劃,這些口糧足以支撐到彭城。 但現如今,大雨瓢潑,我軍無法按時抵達彭城, 這些口糧怕是不夠軍中將士食用。” 話落,阿仁心思一會,開口說道: “侯爺,行軍受阻的事情,小人剛知道。 小人隨軍多年,跟著楊管家學了點本事。 恕小人直言,此種情況理應稟報給王爺, 讓王爺和諸位謀臣想想辦法......” 話說到一半,楊昭打斷他的話,環顧左右,小聲道: “此事千萬別張揚出去。本侯怕訊息被敵人利用。” 說完,只見阿仁點了點頭,給他打了個手勢。 ****** 隨後,楊昭唏噓地說: “阿仁啊,本侯知道你的好意。 如今軍情緊急,此處離下邳甚遠。 來不及稟報父王,只能就地想辦法。” 聽完楊昭的話,阿仁面露難色,一五一十地說: “回侯爺,自古以來,遇到大雨。 主將要不一鼓作氣繼續行軍。 要不就地休整,等待後續糧草。 小人知道侯爺體恤士卒之心。 可道路受大雨衝擊泥濘不堪。 運糧過來至少要三五天的時間。” 楊昭聽了阿仁的話,低下頭來,細細思考。 半盞茶後,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阿仁: “那就地徵糧呢?來時,本侯知道離山谷不遠處,有座小鎮。” 言罷,阿仁苦笑一聲: “侯爺,那是座新建的小鎮,名為泰寧鎮。 鎮上的百姓是被徐州氏族遷移過來的。 您也知道,這些年徐州沒少盤剝百姓。 加之有好幾年,糧食歉收,怕是......” 阿仁的話,給楊昭莫大的啟發。 他仔細思考後,做出了決定: “阿仁,你帶一些士兵,打著晉王的旗號,前往泰寧鎮徵糧。” 話落,阿仁猶豫了一下,低聲道: “侯爺,晉王的旗號雖好,但在這裡恐無用 百姓手中的糧草不多,只夠自家食用。 如何肯獻出來?強徵的話,王爺和侯爺的名聲.....“ 楊昭自信地揮了揮手,言道: “誰說要強徵了,我軍花五倍的價格購買糧草。 只要撐過大雨,以我軍的精銳,定能消滅敵軍。 等氏族大軍全滅,他們手中的錢糧任由我等取之。 到時候再派人去還給泰寧鎮的百姓,一舉兩得!” 說完,他凝視阿仁,笑道: “楊管家掌管王府錢糧多年,荷包內錢財甚多。 阿仁,本侯聽說,你是楊管家的親信之一。 五倍購買糧食的錢財,你不會沒有吧?” 阿仁聽後,身子一顫,心說: 不愧是侯爺,連這種事情都能知道。 看來,購糧的事情是不去也要去了。 他不敢說謊,忙拍胸脯道: “回稟侯爺,這些錢財小人手中有的是。 您放心,小人定會保障大軍糧食不缺。” 話畢,楊昭輕嗯了一聲,手一揮。 阿仁會意,向楊昭行了禮,急匆匆地出帳辦事了。 ****** 幾個時辰後,天色已晚。 楊昭和士兵們一起用罷晚飯,瞅了一眼天空。 天空中依然下著大雨,北風呼呼地撕裂著空氣。 他慨嘆一聲,返身回帳。 沒多久,他坐在椅子上,沉聲說道: “來人哪,傳本侯軍令,讓來淵和來整兩位將軍到中軍帳!” 帳外守候計程車兵應了聲“喏!”,便去前營尋找來氏二將。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