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暫且放下秦嶺的情況不提,把視線轉回長安
******
長安城,皇宮內
文風拿著書信,匆匆走入萬壽殿。
他將書信呈給文帝,喜上眉梢地道:
“聖上,前線大捷,小沛之戰後,晉王採納眾將建議。
派遣大將史萬歲進攻下邳城,斬殺糜昉、許應等官員。
收復下邳,重派官員安撫百姓,使下邳等地重歸朝廷!”
說到這裡,文風朝文帝下拜,拱手稱賀:
“有此麒麟兒,小臣為聖上賀!”
文帝見此,開啟書信,快速閱覽。
他一邊看,一邊頷首,讚道:
“晉王不愧為平陳、徵北元帥。
該殺便殺,從不拖泥帶水!”
說罷,文帝低著頭,繼續瀏覽著書信。
隨著時間的過去,文帝眉頭皺了皺
臉色由麥色漸變成青色,右手攥緊。
少時,他將書信拍在案桌上,喝道:
“文風啊,你來瞧瞧,氏族都幹了些什麼。
這幫人辜負朕的信任不說,還強取豪奪。
事情敗落,他們便狗急跳牆,起兵謀反!”
話落,文風心中咯噔一聲,神情一凝:
“聖上息怒,聖上息怒啊。
眼下時局變幻,叛亂四起。
不是跟氏族徹底翻臉之時。”
“小臣望聖上暫歇雷霆之怒,
以江山社稷,天下黎庶為重。
江南叛亂平息,再跟氏族翻臉!”
說罷,文風跪在地上,向文帝拜了三拜。
他皺著眉,右手抱拳,言辭懇切地道:
“陛下,現在若跟天下氏族翻臉。
氏族必定會暗中支援山賊鬧事。
更有甚者,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
支援突厥、吐谷渾入侵中原大地。
五胡亂華,南北朝慘劇將重新上演。”
文風跪爬幾步,聲淚俱下地道:
“陛下,晉王大軍、清河郡公和宇文大將軍。
三支大軍幾十萬人馬齊齊開赴江南平叛。
這個時候,跟氏族算賬,他們會截斷糧道。
那麼在徐州平叛,還有正往江南趕的大軍。
將陷入無糧可用的窘境,士卒們會譁變呀!”
他叩著首,苦苦相勸道:
“大軍進退失據,晉王等人被困在江南。
氏族蜂擁而起,四邊邊地將烽煙四起。
再有童謠傳唱,效仿秦末起義登高一呼。
屆時社稷傾覆,天下黎民再受戰亂之苦!”
話落,文風抬頭看著文帝,內心堅定,朝著文帝再三叩首。
“砰、砰、砰”的磕頭聲迴盪在大殿內。
文風的額頭青紅一片,鮮血順著臉頰流落下來。
他雙手震顫,伏在地上,聲音嘶啞地喊:
“還請聖上三思,氏族固然可惡。
但局勢未惡化到,剷除所有氏族。”
文風說完這話,向文帝叩首再拜。
他內心驚慌,汗液浸溼了他的衣襟。
文帝嘆了口氣,轉過身來,悄然扶起他。
他凝視地望著他,語氣微沉地道:
“文風啊,還是汝瞭解朕。
的確,剛聽到這個訊息。
朕恨不得立刻馬上下旨,
派金蛇衛查抄天下氏族!”
說到此,文帝頓了頓,長嘆一聲:
“但聽汝這麼一說,朕暫按下查抄的心思。
汝說的對,查抄的旨意一出,氏族必反。
到時候,朝廷面對的就不是江南氏族以及
氏族糾集起來的叛軍,而是各地無數烽煙。
這些烽煙有多少人支援,氏族會不會入場。
都是無可預判的,也是朝廷難以承受的!”
文帝說罷,眼眸中透過寒意,陰沉著臉道:
“朕不願意看到天下黎庶再受苦難。
因而處置天下氏族的事情往後推。”
他眼神凌冽,凜如寒霜,語氣沉重:
“這次先放他們一馬,
待到江山穩固之時。
若是他們還不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