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幾支
暫且不說張華去天牢傳口諭。
卻說郭宗義為隋主楊堅的前邸舊臣。
在發家之前,他攜妻帶兒居於潁川。
潁川郡隸屬於豫州刺史管轄範圍。
自漢末以來,此地人傑地靈,英才輩出。
南北朝時期,潁川郡湧現出諸多人才,
有的統帥一軍,有的當了謀士,還有的隱居待主
......
這樣的局面又持續了數十年,
適逢北周動亂,宇文護被殺。
周主野心勃勃,欲征討北齊。
遂然下令召北周十二柱國商議,
兵出數路,討滅北齊。
隋主楊堅便是其中一路,
率軍五萬作為偏師。
就在這時,郭宗義聽通道士所言,
認為時機已到,遂出潁川往武關。
即入武關,正巧遇上先鋒軍。
郭宗義攜帶妻兒,自薦拜楊堅為主。
此後二十多年,一直以隋主之命是從。
此次他鋃鐺入獄,冠上“謀反之罪”
長安城內人盡皆知,大家都在談論。
街頭巷尾充滿了喧囂與議論聲。
一名中年商販站在攤位後面,
邊熟練地捏著豆腐,邊低聲地道:
“郭大人入獄了,真的假的?”
鄰居聽後,噓了一聲:
“老李,還叫郭大人呀。
人都被壓入天牢裡了。
聽說他這次真的栽了,
皇上都下嚴令,一線
翻盤機會都不留給他。”
旁邊的王嫂,整理著自家攤位。
她忍不住插嘴:
“這郭宗義可真是倒了黴,官做得好好的。
怎麼突然就成了逆賊?聽說是有人陷害他。”
話落,一旁的男子忙捂住她的嘴,埋怨道:
“不要命啦,官府的事情也敢說!”
王嫂聽後立馬閉嘴,轉過身去繼續忙碌。
正在這時,小巷裡傳來孩童們的歡笑聲。
緊接著,他們慢慢地朝這裡跑來。
幾個小孩子圍在一起,
模仿著大人的聲音。
他們邊跳邊唱著童謠:
“郭宗義,郭宗義,
謀反乃是妄想兮。
家中私藏百萬兵。
勾結前朝震朝廷,
未想訊息家中洩。
禁軍湧入郭府邸。
搜出罪證遞天子。
天子震怒下聖旨,
全家打入大天牢。
欽差使臣親審問,
命運無常人未知!”
孩子們唱得起勁,
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然而,這首童謠卻勾起了
街上一位老人的回憶。
老人站在巷口,臉色凝重,暗歎:
“郭宗義啊,郭宗義。
汝被權力迷了雙眼,
要害上萬人賠命!”
嘆罷,老人朝孫女拍了拍手。
孫女聽到聲音就朝他跑去。
半晌,老人牽著孫女,佝僂背
朝小巷的另一頭走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
熱鬧場景還在持續。
半個時辰後
一位穿著華麗的官員下馬車,
他步伐匆匆地走向人群。
他的衣袖在風中飄動,
臉上帶著幾分凝重。
官員的到來引起了街上的騷動,
大家紛紛側目,低聲討論著他的來意。
“老李,老成,你們看見了嗎?
剛才那位是中書省一位大人。
看他的樣子,似乎去密會某人。
郭大人謀反案絕不那麼簡單的。”
王嫂低聲對旁邊的人說道。
他們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幾分好奇。
默默地看著那位官員走進了附近的茶館
.......
此時,在茶館兩樓包房
官員嚴肅地對幾個商人說道:
“皇上已經派遣了欽差前去審理此案。
在聖旨還沒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