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時辰後,地宮密室
中年人神情肅穆,揹著手站在一幅地圖前,凝眸深思。
沒多久,他目視地圖,感慨道:
“江山如此多嬌,英雄豪傑輩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時局變化快,數年後不知誰主浮沉!”
嘆罷,只聽到“咔咔”的聲響。
他轉過頭來,只見元穎身披白貂披風,邁步向他走來。
元穎神態自然,優雅地朝中年人鞠了一躬:
“孩兒參見父親!”
話落,中年人伸手扶起元穎,欣慰地道:
“吾兒長大了!”
說罷,他和元穎一起朝方桌走去,面對面坐下。
少時,中年人神情自若,端起茶壺倒了兩杯茶。
他品著茶水,雙目的視線雀巢元穎看去,和藹地道:
“吾兒,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元穎眉頭微褶,凝視中年人,開口道:
“父親,今日之事,孩兒有不同的看法。”
中年人輕“咦”一聲,笑著道:
“說來聽聽!”
元穎低頭思索了會,沉聲地答道:
“回父親的話,孩兒覺得那個面具男子
雖然是父親的好友,但此人頗有心計。
只可與之謀求利益,不可深交過甚也!”
說到此,中年人放下茶盞,撫掌相慶曰:
“吾兒明智也,不錯不錯!”
話音剛落,元穎內心疑惑,百思莫解:
“既然父親知道此人不懷好意,
那為何要和他達成合作呢?”
中年人點點頭,摸著鬍鬚,欣然曰:
“吾兒,為父何嘗不知何成允之計?”
他咂了口茶水,瞅著元穎的眸子,繼續道:
“成允用激將法激將為父。
為父早已心知肚明矣!”
他迎著元穎的目光,擲地有聲地道:
“之所以不戳穿他,是因為共同的敵人也!”
話落,元穎邊喃喃自語,邊虛心地請教:
“父親,孩兒不明,何為共同之敵?”
話說到此,中年人眼眸中閃著光,快步走到地圖旁。
他雙手搖擺,神情興奮,回視元穎道:
“元穎啊,無論何時何地,官府和朝廷都是我等大敵。
自古以來,俠以犯禁,為歷代官府眼中釘肉中刺耳。”
中年人眼眸微寒,語氣不善:
“秦始皇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會下令收繳民間武器。
追殺諸子百家,漢武帝也因此獨尊儒術,罷黜百家!”
元穎洗耳恭聽,聽到這裡,謙恭地問道:
“父親,你的話,孩兒在典籍裡看見過。
但這又和當今的局勢有何關聯呢?”
中年人神色冷峭,語氣深沉地道:
“當然有關聯,當今天子乃是從亂世中殺出來雄主。
而自東晉以來,各地亂戰四起,軍閥割據嚴重。”
“先是胡人入關,對漢族之人殘殺暴虐,無惡不作。
後有冉魏天子,下決心釋出殺胡令,各家門派崛起。”
中年人一邊向元穎分析局勢,一邊專心地教導他:
“吾兒啊,吾等上位之人,觀察局勢並非表面而已。
而要觀歷代史書和民史,以全域性的眼觀統籌觀察。”
他走到桌前喝了口茶,將茶盞撂下,復又走回去。
而後,中年人眼眸撇動,右手在地圖上輕點:
“魏晉南北朝以來,形成了四方混亂的局面。
北方各個胡族勢力日漸抬頭,有入關之勢。
中原之地氏族豪門和江湖勢力交替並存。
南方之地是蠻族、六詔和南陳餘孽的天下。”
“ 在這種局面下,官府雖然奈何不了我等。
但我等的勢力無一不在皇家的監視之下!”
元穎聽了父親的話,有些明悟:
“父親,孩兒明白了。朝廷每時每刻都想動咱們。
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動靜,是因各方牽制緣故!”
中年人聽後,心裡喜滋滋,開口讚譽道:
“吾兒聰慧,一點就透!”
元穎聞悉,面色赧紅,拱手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