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羅傑打國際比賽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在2000夏天令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
幻想源自於無法實現的期待,正是因為2000年的悉尼球迷們無法看到羅傑在國際賽場上的表現,所以這個話題才會如此的火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自從1992年開始,nba的頂級巨星們便死死統治著國際籃壇。
是真正意義上的統治,他們不僅僅是贏球,還讓所有人看不到一丁點取勝的希望。
在此之前,美國人可以驕傲的說,全世界最好的職業球員都是美國球員們。
但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同,當羅傑在斯臺普斯中心舉起第五座冠軍後,一個美國以外的頂級巨星正統治著nba。
那麼,他能不能在國際賽場上也繼續統治美國球員呢?
全世界的球迷都期待著這一集,就像遊戲玩家們已經在期待《黑水滸:金蓮》。
事實上,羅傑從未徹底關閉為國家隊效力的大門,2000年悉尼奧運會備戰時,籃協依然來請過羅傑。
這是籃協第二次登門拜訪。
但羅傑的要求不變——只打奧運會,而且不會準時參與球隊合練,羅傑總不可能剛打完季後賽就去訓練吧。
所以雙方還是沒有談攏,不過考慮到國內需要羅傑在籃球運動上的影響力和推廣作用,因此雙方即使沒能達成合作,也還是留給了彼此最大的體面和尊重。
籃協每年都主動背鍋,說球隊早就一起合練並且早就上報了最終名單,無法更改。然後本屆比賽又是以鍛鍊年輕球員為目的,所以非常非常遺憾沒能帶上羅傑。對於羅傑同志強烈想要為國效力的心情感到欣喜,期待羅傑下一次和中國隊一起征戰國際賽場,爭取取得優異成績。
最後的最後,雙方同意口徑一致宣稱:下次,下次一定!
籃協對請出羅傑還是很有自信的,因為羅傑本身一直有合作意向。再說了,這才是第二次。
請諸葛亮還得三顧茅廬呢。
今年奧運會雖然沒有羅傑,但中國隊也依然備受矚目。
王治郅和姚明都已經更成熟,全世界都想看看他們到底算不算得上國際巨星。
羅傑看著報紙,只覺得非常魔幻。
中國籃球是什麼時候開始從力爭八強,變成連奧運會都參加不了的?
之後,沒有再關注奧運會,也沒有關注任何和籃球有關的事情。
總冠軍遊行一結束,羅傑就和吉賽爾.邦辰去了她的故鄉,享受南美的熱辣陽光和黃金海岸。
以及主場作戰後徹底放開自我的熱情巴西女郎。
這是羅傑在心態上最擺爛的一次,去他媽的訓練,去他媽的變強,他就想這麼一直在巴西待到季前訓練營開始。
羅傑會出現這種心理也很正常,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從職業生涯第一年開始到現在,七個賽季,羅傑每年都要比其他人少休息兩個月。
七年加起來就是多打14個月比賽。
全nba估計沒有任何球員的賽程比羅傑更密集。
上賽季打完時羅傑就有這種疲憊感,但季後賽失利的挫敗感蓋過了這股疲憊。
於是他咬著牙愣是又狠狠鞭策了自己一年。
可今年說他什麼也得好好放鬆放鬆。
至於2000年的nba選秀,反正老鷹隊只有首輪最後一個順位,所以羅傑也完全不用參與,因為目標只有一個,不需要過多討論。
00年的選秀質量本身並不高,甚至算得上是最糟糕的選秀之一,日後《體育畫報》會把00屆選秀稱之為“籃球場上的大蕭條”。
這屆選秀只有三人最後成為了全明星級別的球員,分別是肯楊.馬丁、賈馬爾.馬格洛伊爾和邁克爾.裡德,其中中間那位是又一個被稱為“史上最爛全明星”的傢伙。
只有三人拿到過個人獎項,特科格魯在2008年被評為最佳進步球員,邁克.米勒分別在2001年和2006年獲得了最佳新秀獎和最佳第六人獎,賈馬爾.克勞福德拿過三次最佳第六人獎。
這就是2000年選秀的全部了。
其他名字幾乎都不值一提。
而上述那些人中除了邁克爾.裡德外,老鷹誰也選不到。
所以目標就只有一個裡德,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備選。
羅傑本以為事情交代下去後就能解決,就像過去一樣。
但選秀大會開始前兩天,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