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大多數球員這個年紀在大學都不一定能打上首發。
而羅傑,卻已經將這顆星球上防守最恐怖的球隊逼入搶七。
理解了這其中的差距,你就能理解為什麼帕特.萊利在新聞釋出會上破了大防。
他可以接受被邁克爾.喬丹淘汰,但被一個本該在ncaa經歷磨難的人打成這樣,萊利只覺得恥辱。
去年夏天,很多人看來羅傑直接進入nba的決定,本是一次不自量力的越級挑戰。結果現在,羅傑都已經快打通關了。
紐約人也無比憤怒,這群世界上最難伺候的球迷,先是把尼克斯隊的所有球員噴了一遍。
車載電臺的球迷連線節目裡,球迷抱怨尤因的粗獷,抱怨斯塔克斯不夠穩定,抱怨德里克.哈珀完全被羅傑耍成了小丑,並苦口婆心的勸格雷格.安東尼最好去找個廠上班。
當然,他們也沒有忘記羅傑。
紐約球迷們在地鐵站,在廣場,在記者鏡頭面前集體吶喊:“fvckroger!!!”
從今往後,羅傑又多了一個身份。
羅傑,中國人,電影演員,知名籃球運動員,紐約名譽市長。
羅傑現在受歡迎到什麼程度呢?當公牛隊的大巴行駛在紐約街頭時,所到之處所有路人都會對羅傑行注目禮,比出國際友好手勢,迸發出“fvckroger”的激昂吶喊。
羅傑僅僅用六場比賽,就做到了邁克爾.喬丹花了很多年才做到的事情。
現在邁克爾.喬丹在“紐約人最討厭的nba球員”排行榜裡都只能排第三,第一第二是羅傑和米勒。
無論最終這場搶七是否會贏,羅傑都已經成功做到了一件事,他告訴了帕特.萊利:沒有mj的公牛也不是垃圾!
此時,萊利在訓練場上表情嚴肅,任何人的防守只要有一點不到位,就會被他劈頭蓋臉地臭罵一頓。
他像極了一個在外受氣,然後回家把所有憋屈發洩在妻子身上的垃圾人。只是在尼克斯隊,承受他怒火的不是妻子,而是尼克斯隊的球員們。
萊利瘋狂鞭策著每一個人,他不能輸掉這場搶七,這是他最好的奪冠視窗。如果沒有邁克爾.喬丹還無法奪冠,萊利都無法原諒自己。
對萊利來說,籃球和打仗是差不多的。這項運動裡沒有快樂和放鬆,勝利,才是這項運動追求的唯一。
而他也強迫著自己的球員接受這一點。
訓練結束後,尼克斯隊更衣室內的球員們一個個精疲力盡。
萊利就像個慾求不滿的40歲女人,每一晚都要將自己人的體能榨乾才善罷甘休。
不過,更衣室裡並沒有任何人抱怨。帕特里克.尤因這種苦行僧式的領袖和萊利的訓練理念簡直是天作之合,球隊領袖都沒有說什麼,其他球員那自然也不好抱怨。
斯塔克斯作為一個落選秀,更是沒有抱怨的資本。
但他真的覺得自己的體能快到極限了,訓練結束後他累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他那本就有傷的膝蓋痠痛不已。
不過還好,東決只剩下最後一場比賽了。
咬咬牙,應該能堅持下去。
當尼克斯隊的球員們在更衣室累得話都說不出來時,穿著定製阿瑪尼西裝的帕特.萊利已經出現在記者的鏡頭面前:“我完全不擔心我們會在g7落敗,《紐約時報》的記者說得對,麥迪遜廣場花園不是給一個小鬼頭撒野的地方。”
萊利借用《紐約時報》的說法,對羅傑下達了最後通牒。
——
芝加哥的一處豪華莊園中,邁克爾.喬丹見到了自己的私人律師兼經紀人大衛.法爾克。
法爾克帶來了一個不算好的訊息:“大聯盟的勞資談判很不順利。”
“有多不順利?”喬丹叼著雪茄,整個房間裡煙霧瀰漫。
“最壞的狀況,下賽季有可能會停擺。但這也是個機會,如果大聯盟的球員罷工,他們肯定會從次級聯盟遞補球員進入大聯盟。邁克爾,進入大聯盟一直是你兒時的夢想,這是天賜良機。”
喬丹放下了雪茄,揮揮手,一杯威士忌立刻遞到了他手裡:“大衛,這不是什麼狗屎的天賜良機。如果我接受遞補,那我相當於站在了所有罷工球員的對立面,我絕不能在那種時候上場。”
兩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此時,房間裡的電視上,nbc電視臺在nba直播前的經典配樂roundballrock響起。很多球迷壓根不知道這首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