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皮蓬怎麼好意思提前離開新聞釋出會現場的?是,羅傑投丟了最後一球。但如果我們偉大的斯科特先生能把自己的命中率提升到30%,沒錯,沒有太高的要求,只需要他把那該死的命中率提升到30%,公牛早就拿下那場比賽了。”
沙奎爾.奧尼爾在被問及羅傑絕殺失敗的問題時,力挺了自己的好兄弟羅傑。
不僅僅是鯊魚,許多媒體也都批評皮蓬太不像個更衣室老大哥。
自己連續三場比賽命中率都低得嚇人,結果,他反倒搞得好像很不高興似的。
《體育中心》節目也覺得:“你們都說羅傑很叛逆,但我認為是斯科特一直在讓公牛隊更衣室的氛圍變得緊張。”
羅傑從沒指望皮蓬力挺自己,這個終其一生都活在嫉妒和不甘之中的男人,內心所剩的陽光之處已所剩無幾。
上次絕殺失手後,羅傑只是繼續鑽研自己的無球進攻技巧,繼續適應強對抗中出手的感覺。
拉里.伯德的那張臉不再讓羅傑感到噁心,雷吉.米勒的比賽錄影成為了羅傑最好的精神食糧。
羅傑甚至還有一個特殊的要求,讓阿布納薩收集一個大學球員的比賽錄影給自己。
在這個網路不發達的年代,你別說不正經的小錄影了,就是這種正經的小錄影也並不那麼好找。
阿布納薩找了一個自己熟識的ncaa球探,並用一件羅傑原味兒球衣和原味簽名球鞋的代價,才搞到了羅傑所需的錄影。
康涅狄格大學的雷.阿倫。
阿布納薩聽說過這孩子,高中生時期就有不少人拿他和羅傑做對比,認為雷.阿倫是為數不多能和羅傑相提並論的後場天才。
進入大學後,雷.阿倫的比賽風格發生鉅變。他減少了自己的持球比例,主打無球進攻。而且,這孩子還做得非常好。
他的繞掩護、切入切出和跳投,簡直都是教科書級別的無可挑剔。
他幾乎不怎麼犯錯,他一整個賽季只有一次進攻犯規。他像個被上了發條的機器人,週而復始地精準運轉。
他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如此評價自己:“我不喜歡任何事情出任何一丁點的差錯,控制,是我生命的全部部分。”
雖然和雷.阿倫同齡的羅傑已經是nba的全明星首發球員,但阿布納薩必須承認,雷.阿倫是一個值得學習的物件。
陸安很快發現,羅傑好像又回到了高中時期。
他的生活除了訓練、比賽,就是睡覺。
他的房間裡貼滿了尼克斯隊所有人的海報,就像當初牆上貼的那些籃球戰術。
帕特.萊利的海報被掛在牆壁最中間,上面插滿了飛鏢,彷彿一個巨大的飛鏢盤。
羅傑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起床頭櫃上的一根鏢,精準命中帕特.萊利那顆光鮮亮麗的腦袋。
一天不對著他射一次,羅傑都渾身難受。
球隊老將比爾.卡特萊特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一天訓練結束後,看著又抱著籃球準備自己加練的羅傑,他扭頭看向了約翰.帕克森:“這孩子壓力太大了,全芝加哥都期盼著他在季後賽裡痛揍尼克斯,但人們常常忽視一個事實,他才18歲啊。”
“你在擔心什麼,比爾?”帕克森問。
“我擔心他在季後賽開始之前就被壓垮,18歲的肩膀扛起一座城市實在太過沉重了,我們得幫幫這位年輕的領袖。”
一旁的皮蓬聽見“年輕領袖”這個詞,白了卡特萊特一眼,沒有參與話題,換好衣服後便離開了。
帕克森和卡特萊特並沒有在意不高興的皮蓬,上一場輸尼克斯後皮蓬的言論讓更衣室的很多人都對他感到失望。
卡特萊特湊到了約翰.帕克森身邊:“約翰,你18歲的時候最渴望什麼?”
“吃飽飯,一家人不被房東趕出去。”帕克森老實回答。
“好吧,很顯然我們的年輕領袖已經是個千萬富翁了,沒有這樣的煩惱,你再想想別的。”
“該死比爾,我哪兒記得我18歲的時候最想要什麼?除了吃飽飯......女人?”
“女人?”比爾.卡特萊特眼前一亮,“是啊約翰,是啊,你說得沒錯。今天伊利諾伊州大的啦啦隊和球員,是不是來貝託中心參觀來著?”
帕克森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提醒道:“比爾,伱別玩兒過火了。”
卡特萊特從自己的更衣櫃裡掏出一盒東西放到了羅傑櫃子前的板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