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幾乎是所有分紅制合同誕生的基礎。
原歷史裡,耐克和喬丹之後唯一能拿到品牌分紅的球員是史蒂芬.庫裡。
因為安德瑪別無選擇,放棄庫裡,安德瑪差不多就等同於直接從籃球市場消失。
銳步現在也別無選擇,雖然他們旗下還有ai等超人氣球星,但銳步很清楚,如果他們放任羅傑去阿迪或者耐克,那等同於自取滅亡。
看看現在的聯盟是什麼格局吧。
哈基姆.奧拉朱旺35歲,他幾乎已經不可能去競爭最佳第一陣容的位置,那個位置早早就屬於鯊魚。剛剛過去的2月,這個曾經可以在季後賽裡和羅傑互飆的偉大中鋒,竟有四場比賽得分不上雙。
德雷克斯勒已經36歲,他不再是那個肆意在空中滑翔的休斯頓青年。事實上,不少媒體已經在爆料德雷克斯勒即將退役的訊息。休斯頓的上空,可能再也看不見滑翔機的身姿。
火箭隊的另一個巨頭查爾斯.巴克利被背傷所折磨,他不再是那個逼出最強喬丹的神奇胖子,時光開始襲擊他那歷史上最具天賦的身體。
麥迪遜廣場花園的帕特里克.尤因只能穿著西裝撐著下巴當個看客,就在一年前,人們還在討論尤因可以拿幾個冠軍。他和邁克爾.喬丹的組合在1984年橫掃全美,所有人都相信他們能在1997年做到同樣的事,包括他自己。但一年後的現在,1998年至今,他一場比賽都打不上。
而1998年春天的邁克爾.喬丹更是已經不在籃球場上繼續戰鬥,一年前的夏天,他輸掉了自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輪系列賽,徹底從王座跌落,葬送了他的職業生涯。
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在哪一瞬間見證歷史,現在回頭看來,喬丹上賽季在東部決賽中敗給羅傑,似乎就是這群老傢伙們黃昏的開始,是羅傑接替這個時代的開始。
1998年的春天對這一批球星來說,沒有生機盎然,只有黃昏的悲涼。
老東西們已經不中用了,而ai、格蘭特.希爾和科比等新人,在商業價值上又完全無法與羅傑抗衡。
所以,羅傑目前就是這個時代最偉大、最具商業價值的球星。
並且,羅傑還正在做一件nba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換隊四連冠。
在邁克爾.喬丹之前,三連冠要追溯到60年代。
波士頓凱爾特人的八連冠是nba歷史上最長的連冠記錄,但在現代環境裡,人們基本不會把這當作定義偉大的標準。
因為伱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凱爾特人和比爾.拉塞爾是在一個加起來不到十支球隊的聯盟裡競爭。
特別是當時的東部,一共就只有四支球隊。並且,當時還有分割槽第一名季後賽首輪輪空的規則。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凱爾特人起步就是分割槽決賽,只需要打兩輪系列賽就能直接奪冠。
你可以看看有多少90年代無法奪冠的球隊曾贏下過兩輪系列賽。
但他們和冠軍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就是競爭環境上的差距。
在現代籃球的環境中,三連冠已經被認為是神蹟。
從66年到93年,足足27年的時間沒有人可以做到這件事,直到邁克爾.喬丹出現。
這也是喬丹走上神壇的原因。
他得做到其他人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才能被稱作偉大。喬丹若是隻有四個冠軍,那還能叫望而不可及嗎?
之後羅傑和鯊魚創造了類似的輝煌,不過那頂多只能算是復刻了喬丹的奇蹟,還談不上超越。
現在,羅傑有機會完成換隊後的四連冠,這是nba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事情。
這是又一件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如果換隊後四連冠成功,羅傑將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個人王朝”。
並且這一次,沒人能再說羅傑只有和mvp前三級別的球員組隊才能成功。
這是羅傑徹徹底底超越喬丹的關鍵一步。
也是銳步徹底超越耐克的關鍵一步。
看看現在吧,銳步只是營銷了一個“救世主”的概念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羅傑能個人四連冠,火爆程度只會更誇張。
最高的商業價值以及舉世無雙的“個人王朝”,這就是羅傑即將創造的東西。
所以,保羅.菲爾曼當場就親自點頭,答應了分紅的合作模式,他可不希望羅傑與其他廠商有任何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