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233:你很強,但我想下去喝水了(求!)
聖安東尼奧馬刺這賽季的陣容較之四個月前並沒有太大變化。
他們在休賽期只是簽下了經驗豐富但已進入職業生涯末期的特里.波特,兩屆全明星,90年代初最好的射手之一。
此筆簽約可以看作是馬刺對失去肖恩.埃利奧特的補充,埃利奧特的腎病讓他的出勤穩定性大打折扣,馬刺必須找一個能隨時替代讓他的人。
除此之外馬刺唯一值得一提的引援就是在第二輪選擇了一個在義大利打球的阿根廷小夥。
當然,他現在還沒有登入nba。
總冠軍不換陣,這是大多數冠軍球隊的共識。
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很少有冠軍球隊會對自己的陣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馬刺同樣如此。
他們本賽季的平均年齡31歲,除了鄧肯,主力大多都是些老傢伙。但無所謂,波波維奇就喜歡這種老辣、穩定、經驗豐富的球隊。
老車只要保養得當,開起來往往比新車還順手。
老鷹這邊,陣容較之前兩個賽季有所改變。
揭幕戰的五虎分別是羅傑、皮蓬、皮爾斯、馬里昂和大本,這套陣容較之冠軍賽季,換了三個!
沒錯,老鷹就是那支不得不對陣容進行大刀闊斧改變的冠軍球隊。
老鷹隊非常大膽的用馬里昂這個新秀打,很少有冠軍球隊會用新秀球員出場。
不過考慮到馬里昂在夏季聯賽和季前賽中的出色表現,蘭尼.威爾肯斯還是給了他機會。
而大本則擠掉了科特.托馬斯,成為了老鷹隊本賽季的中鋒。
雖然大本的進攻這麼多年來還是這麼穩定,但他的防守表現已經遠超科特.托馬斯。
當然科特.托馬斯也不錯,可大本的內線防守已經到了讓蘭尼.威爾肯斯無條件信任的程度。
這套陣容和馬刺雙塔一比,真就兩個極端。
史蒂夫.瓊斯都覺得老鷹這套陣容矮得有點過分了。
“冠軍賽季裡,老鷹隊的陣容高度就相當大膽,科特.托馬斯和阿蘭.亨德森都只有206公分。而這個賽季,老鷹的陣容高度居然還進一步往下降了。肖恩.馬里昂只有201公分,大本大概也是這麼高。嘿,不會有人真的相信他有206公分吧?”
你敢相信一支爭冠球隊的陣容裡,身高最高的人居然是皮蓬?
換作兩年前,蘭尼.威爾肯斯也不會相信這麼矮的陣容能在nba奪冠。
但1998年的那個冠軍,讓蘭尼.威爾肯斯從此患上了戀矮癖。
他越來越相信帕特.萊利的未來籃球理論。
矮個子和高個子之間的鴻溝,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比賽開始,鄧肯為馬刺爭得先攻球權。
小將軍約翰遜穩健的推過半場,鄧肯低位搶位,海軍上將像個小前鋒似的在穿插跑位。
大本不惜體力的在第一回合就使用繞前防守,這一招讓鯊魚非常難受,同樣也困擾著鄧肯。
小將軍於是改變傳球目標,將球雙手推向大衛.羅賓遜。
馬里昂伸手想搶斷傳球,但籃球驚險的擦著他指尖飛到大衛.羅賓遜手中。
海軍上將在籃筐附近勾手,搶斷失敗後的馬里昂卻迅速起跳。
201公分的前鋒防216公分的中鋒,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在空中,大衛.羅賓遜卻眼睜睜看著馬里昂以半條小臂超越籃筐的高度將自己的勾手給冒了下來!
馬里昂現在在防守端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愛跳,很容易被點飛。
可如果他恰好跳在了你的點子上,那抱歉,迎接你的只會是一頓熱辣火鍋!
老鷹隊拿到球權,見馬刺退防很快,皮蓬便不緊不慢的推過半場。
羅傑甩開曾經在火箭隊奉上了死亡之吻的馬里奧.埃利,在三分線外右側接球。
接球的瞬間,羅傑並未遇到兇狠的夾擊。
馬刺的防守還是老一套的堵中放邊。
在波波維奇的籃球理念中,包夾越多,協防輪換就越多。協防輪換越多,就越容易犯錯。
馬里奧.埃利堵住羅傑右手,逼他往左側底角走。
羅傑將計就計,朝左側底角移動,並在蒂姆.鄧肯夾擊上來之前漂移投籃出手。
這是波波維奇希望看到的高難度出手,上賽季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