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在發那句話之前,並沒想到自己會引起詩詞界的巨大震動。 他只是覺得杜甫的這兩句詩特別應景,所以想也沒想就發出來了。 可他卻忘了一件事:這裡不是地球,而是文化荒漠一般的藍星,這裡雖然也有個華國,有著與自己祖國相似的歷史,但這裡的古代卻沒有祖國古代那般燦爛的文化! 這裡也有古詩,也有古詞,但卻沒有李白,沒有杜甫,沒有李清照,沒有辛棄疾,沒有祖國古代那些名動千古的大文人! 普通人只是覺得這兩句詩寫得太好了,但至於怎麼好,又應該有怎樣的地位,卻並不清楚。 所以翻覆文化的人看了這兩句詩後,也只是大呼過癮,跑來好一通拍老闆的馬屁: “翻總,您這兩句寫得太過癮了!比直接罵人還過癮!” “老闆就是有文化,這樣的詩我這輩子也寫不出來。” 王柯笑罵:“咱們的企業文化是拍老闆馬屁嗎?都給我滾去工作!我堂堂一個資本家,最大的快樂就是剝削你們,而你們給我最大的馬屁就是……” “為老闆多賺錢!”幾個歌手異口同聲。 羅軍笑得合不攏嘴,一把拉住王柯,說:“翻總,這回你可不夠意思啊!” “怎麼不夠意思了?”王柯一頭霧水。 “這事到底是怎麼反轉的,你連我都沒告訴!”羅軍說,“這幫姑娘小子天天纏著我問,我說我不知道,他們就說我不夠意思。今天大家都在,我可得說清楚了——不夠意思的人可不是我,是誰大家自己看吧!” 王柯一笑:“這事還真不能跟你們說。行了,都忙去吧。” 大家不依不饒,非要刨根問底,這時前臺一個小姑娘跑了過來,緊張地說:“老闆,有人想要見您。” “有預約嗎?沒預約讓他們先預約。培訓時這些都教過,你忘了?”羅軍說。 “可……可他們來頭好像有點大,我不敢亂做決定呀。”小姑娘一臉委屈。 “什麼來頭?”羅軍好奇地問。 “說是中華詩詞協會的副會長,由咱們臨海市分會的會長和文化局的副局長陪著來的。”小姑娘說。 “來頭不小啊?”羅軍吃了一驚。 老實說,詩詞協會是個什麼東西,羅軍還真不清楚,但他知道對方既然能讓文化局的副局長陪同,自然不會是一般的民間組織。 “見不見?”羅軍急忙問王柯。 “見見吧。”王柯點頭。 很快,雙方就在翻覆文化的會客室裡見了面。 對方一共三人,帶隊的是文化局的副局長,五十多歲,名叫石坤,見面就搶著跟王柯握手,極是熱情,絲毫沒有官架子,搞得王柯有點發懵。 其實按正常流程,這次會面應該是文化局方面先通知到他,讓他做好迎接的準備,副局長大人再帶著客人大駕光臨,怎麼能是副局長跑到前臺來親自“求見”呢? 自己不過是個民辦公司的老總,就算得到了市府的支援,也不至於讓這位“大員”如此吧? 他哪裡知道,石坤在文化局原來並不得志,始終被另一位副局長許懷興壓制著,什麼抱負都不得施展。 若不是許懷興因為幫雨婷文化對付翻覆文化,犯了錯誤最終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他根本沒有機會上位。所以,他在心裡對翻覆文化是存有一份感激之情的。 有這種感情在,自然跟王柯親近。 三人中另一位陪同者是臨海市詩詞協會的會長,名叫林宇。他與王柯雖沒什麼交情,但因為王柯那兩句詩而對其深感佩服,因此態度也極是恭敬。 至於本次會面的主角,自然是中華詩詞協會的副會長凌原峰了。 經介紹後,雙方正式認識,凌原峰倒不拐彎抹角,直接說:“翻總的那兩句詩,堪稱絕妙!協會的許多委員,都對其讚不絕口。我這次來就是想問問翻總:這只是您為了表達情緒而寫的單獨兩個句子,還是另有完整的詩篇?” 王柯恍然大悟,這才意識到自己這兩句詩又震驚天下了。 也難道,這可是杜甫的名句,而且又是用來罵人的,在地球那邊早被知識分子們當成了自衛的武器揣在懷裡,在藍星這邊一問世,當然也會驚世駭俗了。 這兩句出自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其二》,原詩是:“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首詩是為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四人發聲的,因為杜甫所處的時代中,有許多文人不知高低地譏諷批評這四人,引起杜甫的不滿,前兩句是說了當時的情況,後兩句則狠狠罵了這些譏諷四人的所謂文人。 大意往粗裡說就是:你們這幫玩意兒將來死翹翹之後,你們的人和你們的破文章不會有任何人記得,而這四人的名聲和文章卻將如同大江大河一樣,萬古長流。想憑你們現在乾的這點破事來敗壞人家?做夢去吧!啥也不是! 文人不罵人,是因為罵人這事有點粗俗。 可文人就沒有罵人的需要了嗎? 有,而且相當有! 可怎麼罵得文雅又解氣,罵了別人又不降低自己的身份,這卻是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