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孫書記親自來探望張若嫣時,向大聖講了此事。並且告訴大聖:“洪老爺子在當晚也瘋了,腦出血,半身不遂,你說怪不怪?聽說那賀新明,也在當晚住進了醫院,說是驚嚇過度,到現在還沒甦醒。”
大聖笑道:“天理迴圈,善惡有報,沒什麼奇怪的。”
孫書記小聲說:“怪就怪在,好像是同時發生的,但他們又不是關在同一個監獄。尤其是那洪老爺子,是關在秦城監獄的。怎麼會那麼巧,同時出事?”
大聖也莫名其妙地說:“也許是一家人,有心靈感應?”
兩人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孫書記拍了拍自己的頭說:“還是應該好好做人,這就是報應啊!”
他又拉著大聖的手說:“張副局長出事,是在工作的途中,完全屬於工傷,一切由政府負責。像她這樣一心為工作,不懼個人安危的好同志,我們一定會上報表彰,樹立榜樣。”
“並且,希望她能早日康復,儘快回到工作崗位上來。省委張書記聽到此事,特批張副局長升為正局,為全省幹部標兵,並上報全國先進工作者。小張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啊!”
等孫書記回去後,市公安局的王局長來彙報說:“據我們審問洪少同屋的幾個犯人,他們的說法全都一致。奇怪的是,和洪老爺子、賀新明所說的夢境一樣,都是那麼鮮血淋漓,好像恐怖電影一樣。但這幾撥人相隔千里,怎麼會那麼巧合?”
孫書記感嘆道:“我們共產黨人雖是無神論者,但善惡有報,因果迴圈。還是符合唯物主義原理的。惡有惡報,天理難逃!”
在銀都,九妹的身體逐漸緩了過來。大聖最近什麼都不做,天天就陪在九妹和若嫣的身邊。
看到九妹清醒了,大聖問道:“你是怎麼救若嫣的,竟把自己的身體傷得這麼厲害?”
大聖沒敢再提兩個孩子的事,怕引起九妹的傷心。但九妹還是忍不住,趴在大聖的懷裡哭了好一會兒……。
她一邊哭一邊說:“當時我用盡了法力,也救不了若嫣姐。就知道她的凡胎保不住了,要趁她的元氣未散,馬上注入仙氣,才能保住她的樣貌體徵不變。”
“我沒時間了,只能將自己的仙氣過給她。但還是不夠,就舍了最小的兩個孩子的命,把他們倆的精氣也都過給了若嫣。因為孩子有你的仙氣,所以才救了若嫣的元氣。”
大聖聽了,心中非常難過!九妹將自己修行上千年的仙氣大多過給了若嫣,這會使她的身體大大受損。十二個孩子,現在只剩下十個了。並且,現在九妹這樣虛弱的身體,對腹中的孩子也很不利。”
大聖囑咐小紅和莎莎,對九妹和若嫣多加照顧。他獨自去兜率天,找太上老君求助。
一到兜率宮,金角、銀角就迎過來,說道:“師傅剛從佛祖處回來,正在睡覺,請大聖稍等。”
大聖低頭想了一下,知道太上老君對上次的事心有不滿,就說道:“我先去師父那裡探望,過一會兒再來。”
說罷告別二位童子,就飛去了唐僧的府邸。
大聖剛到,就看見師父已經等在門口迎接。就趕緊跪拜道:“師父安好,不肖徒兒前來探望。”
唐僧扶起他說:“悟空不必行此大禮,師父理解你此時的境況。看到你妻兒滿堂,也心感寬慰!”
“你與為師不同,師父生來就是佛門中人,本就應該切斷俗世一切恩怨。若不是下凡取經,本就與俗世毫無關係。也是為師不對,不應將我自己的志向強加給你們。”
這番語重心長的話,讓大聖十分感動!師父還是為他們考慮,處處維護他們。
兩人手拉手來到屋內,大聖向師父說了九妹和若嫣的遭遇。
唐僧說:“命數早由天定,該有的劫數是逃不掉的,你不必放在心上。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不定這是福報的開始。”
大聖說:“九妹為了救若嫣,捨去了半條性命,現在身體還非常虛弱。我此次來,是想求老君賜些丹藥,快些恢復她的體力。”
唐僧嘆道:“老君因上次玉帝兵圍須彌山,對你多有不滿。你應該先與他說開此事。老君本來是一心維護著你們幾人,你上次不應該對他那樣說話。如果你對佛祖不滿,大可找佛祖評理,何必將火發在老君的身上?”
大聖點頭說道:“是,徒兒考慮不周,一會兒我自會去向老君請罪。過些時日,我就要去半人馬了,師父可有什麼囑託?”
唐僧小聲說道:“半人馬是幾方勢力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