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心中打定主意後,就立刻低聲對著身邊的糜竺吩咐幾句話。
糜竺聽後,臉色頓時一驚,但還是在陶謙的注目下點了點頭,隨即轉身離去。
陶謙轉頭對劉備一臉真誠地說道:“玄德,老夫沒有向你發出求援,而你為了大義,卻能夠不惜得罪曹操這個奸賊,前來徐州支援老夫。”
“玄德你可比袁紹此等自詡四世三公之後的人強多了。”
陶謙可是恨透了袁紹的坐視不理。
在陶謙眼中,袁敘好歹說會寫信給曹操,勸他退兵;袁術也說會在必要的時候出兵幫助徐州。
只有袁紹擱那裡觀望,連一個口頭的承諾都不肯給。
陶謙吐槽完袁紹之後,看到糜竺雙手捧著一樣貴重物品,緩步走了過來,便鄭重地對劉備說道:“你即是中山靖王之後,那老夫就請收下它。”
正好此時,糜竺把徐州刺史的官印遞了過來,放在劉備面前。
聽到這話,劉備眼神中立刻閃出一絲沒有被人察覺的異色,隨即義正言辭地推辭道:“陶使君,你這是何意?”
“莫非你認為我劉備來幫你,是為了徐州刺史這個位置嗎?”
陶謙面露焦急之色,連聲解釋道:“當然不是啊,只是老夫年邁,對於管理徐州,已經是有心無力了。”
“玄德你是漢室宗親,所以老夫準備上表朝廷,讓你來擔任徐州刺史一職。”
劉備一臉正義凜然地回答道:“陶使君你不必多言!這徐州刺史一職只能由陶使君你來擔任!”
“如果陶使君執意相讓給備,那備只能告辭,離開徐州!”
陶謙要給,劉備不要。
正當兩人爭執不下之時,這邊的糜竺出聲建議道:“兩位聽我一言,眼下當務之急是城外的曹操,不如等曹操退去了再商議徐州刺史這件事。”
其餘眾人也紛紛附和糜竺的話。
劉備心思異動,自告奮勇地說道:“我和曹操也算是有數面之緣,也算是有一些交情。不如讓我寫一封信給曹操,勸他退出徐州。如果他不肯退兵,我們再和曹操一決生死。”
要是劉備真的能夠一封書信勸退曹操,將來也是一段佳話。
陶謙點頭同意道:“如果能讓曹操不戰而退,當然是最好。”
一頓簡單的晚宴結束之後,隨軍而來的太史慈找到了劉基,面帶慚愧地說道:“昔日劉州牧多次寫信於我,讓我前去揚州助他一臂之力。”
“只是那時人遠在遼東,無法前來揚州,無法保護劉州牧,導致劉州牧被袁術部將所害,慈心中真是羞愧難當。”
“慈決定日後跟隨公子,來保護公子周全,告慰劉州牧的在天之靈。”
劉基見太史慈生得儀表堂堂,威風凜凜,心中大為歡喜,當然同意了太史慈的請求。
太史慈沒有認劉基為主,只是覺得有愧於劉繇,所以想著跟隨劉基身邊保護他,這也是一種彌補吧。
這邊宴會結束之後,劉備也和孔融、田楷返回城外大營。
劉備先讓關羽、張飛先去休息,自己獨自一人來到大帳之中,並讓身邊的侍衛全部退下。
幾支粗大的蠟燭點亮著整個昏暗的帳篷,劉備端坐桌案前,輕閉雙眼,不知道在想什麼。
猛然間,劉備睜開了雙眼,目光中閃過一絲狠辣的厲色,口中喃喃幾句,便開始給曹操寫信了。
如果沒有剛才陶謙當眾讓徐州這件事,劉備或許還真的是會用心寫一封讓曹操退兵的書信。
但是一切全變了,一切都由陶謙開始讓徐州的時候變了。
……
兗州軍,曹操大帳中
劉備的親筆書信就在剛才已經送到了曹操的桌案之上。
曹操看完劉備派人送來的“退兵信”,先是發出一陣不屑的冷笑,隨即毫無徵兆地勃然大怒起來,直接把劉備的書信扔到了地上,口中暴怒說道:“劉備算什麼東西,不過是一個織蓆販履之徒,也敢這麼跟我說話。”
“放肆!實在放肆!”
緊接著怒氣難消的曹操對劉備的送信使者,冷聲道:“你!滾回去告訴劉備,讓他洗乾淨脖子,等著我曹操的利劍!”
等劉備的使者走後,郭嘉撿起劉備的寫的那封書信,一目十行地快速看完,只是稍稍一思考就猜到了劉備的小心思。
郭嘉指著劉備的書信,帶著玩弄的語氣說道:“主公,不要生氣。至少這一封書信,讓我們知道了劉備此人其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