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等人安分一段時間。
沒想到,袁紹這麼快重新組織兵馬,捲土重來。
要是分一、兩路還能應對,但是要分個四、五路,而且其中有真有假,難以分辨,那這就難辦了。
一旦聯軍真的實施曹操的分兵之計,那麼壓力就給到了李儒。
而且袁敘還在信中誇大其詞,表示因為小平津關的慘敗,各路諸侯繼續在各自地盤上招募兵馬,和董卓死磕到底。
董卓問道:“文優,你看這事怎麼辦?”
李儒閉眼沉思許久,遲遲沒有開口。
這下董卓也慌了,之前縱使再大的困難,他都沒有見過李儒這個樣子。
良久,李儒睜開雙眼,緩緩開口道:“主公,我們撤吧。”
董卓一愣,問道:“撤?撤回洛陽?那這裡怎麼辦?”
李儒語出驚人地說道:“不是撤回洛陽,而是撤到長安,我們移都到長安!”
董卓沒想到李儒竟然給出這樣的辦法,當即搖頭道:“不成,不成。”
“一旦我們撤退到長安,天下人還以為我董卓怕了他們這群鼠輩;而且這麼一撤,我軍士氣勢必會大跌,軍心不穩。”
最主要的一點是,紙醉金迷的洛陽讓董卓深陷其中,他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無盡繁華的洛陽。
李儒勸說道:“如今的局勢撤到長安,對我們最為有利。”
“洛陽四通八達,雖然有八道雄關保護其中,但這也同樣是我們的缺點,我們需要大量的兵馬駐守這些關隘,方能保證洛陽無虞!”
“不然的話,洛陽將是我們的墳墓!”
“而且早在我軍從洛陽出發前夕,曾就有一首童謠暗示我們: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其寓意就是我們要遷都長安,才能興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