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清了清嗓子,腦海裡整理了一下思路,他知道勝敗在此一舉,能不能借到泰山郡就看他接下來的一番話。
郭嘉緩緩從袖口處拿出一封簡易的地圖,放在袁紹的桌案前,指著上面的一處地方,介紹說道:“袁冀州你看,這裡是泰山郡。”
袁紹微微掃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當初出兵兗州的時候,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兗州的地圖了,對於泰山郡不說了如指掌,也可以說是記憶猶新。
袁紹只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看到了,你可以繼續說了。
袁紹的漠視並沒有讓郭嘉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地介紹道:“泰山郡分別和豫州的魯國、徐州的琅琊郡以及東海郡三個郡相互接壤在一起。”
“而這魯國、琅琊郡、東海郡這個三個郡,又正是袁術和陶謙的地盤。”
袁紹搖頭,打斷了郭嘉的話,說道:“泰山郡周圍的郡縣,我都知道,不用你來介紹,直接說我為什麼要借泰山郡的原因吧。”
當初袁紹蠱惑琅琊郡的蕭建作亂,想要以此逼迫徐州的陶謙退兵,事實證明袁紹成功了,陶謙的確退兵。
但是蕭建就慘了,他面對的是劉備、關羽、張飛、太史慈、臧霸等陣容,不到半個月就被打得兵敗如山倒。
在蕭建想要突圍去投奔袁紹的時候,被太史慈追上,精準一箭就將蕭建射殺。
面對蕭建的死,袁紹絲毫不在意,因為蕭建對於袁紹的作用就是在徐州製造混亂,讓陶謙下令劉備等人退兵。
這邊郭嘉還不知道袁紹內心到底在想什麼,還在那麼口若懸河地說道:“現如今袁術坐擁豫州等地,手下大將如雲,有呂布、孫堅等人相助,實力強橫無比。”
“而陶謙坐擁徐州之地,雖然陶謙已經邁入年老之列,但是他卻得到了劉備三兄弟以及劉繇之子劉基等人的鼎力相助,再加上陶謙原本手上就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丹陽精兵,實力不可小覷。”
“而且此兩人都和袁冀州有一些瓜葛,可能會對袁冀州造成一定未知的威脅。”
袁紹聞言,眉心一皺。
袁術,本來就是袁紹不合,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再加上這次袁紹藉著應邵的名義進軍兗州,還資助曹操不少的軍械糧草,極大程度阻止了袁術佔據兗州的計劃。
所以袁紹和袁術兩人的關係已經變成水火不容了。
至於陶謙的話,當初曹操進攻徐州,袁紹不管不顧;輪到陶謙進攻兗州的時候,袁紹又出兵干預;而且還鼓動蕭建作亂,也是把陶謙得罪死了。
所以袁紹和陶謙兩人的關係也變得勢如水火。
如果袁紹解決了青州的田楷,再攻打幽州公孫瓚,萬一這袁術和陶謙起了什麼心思,的確是個隱患。
郭嘉看到袁紹的表情,於是趁熱打鐵地來了一句:“袁冀州,你也不想去攻打公孫瓚的時候,被人腹背受敵吧?”
袁紹聽到郭嘉別有含義的話,面色再次微微一變,隨即又恢復到了平靜的表情,冷哼道:“我冀州帶甲者數十萬,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諒他們兩個也不敢動我的泰山郡分毫,不然他們就等著我的雷霆之怒吧!”
帶甲者數十萬?
猛將如雲?
謀士如雨?
吹牛也不帶這麼吹的吧?
袁紹現在要是有這實力,郭嘉直接把眼前的這張桌子生吃了。
要吹牛是吧,行啊,那就看看誰更牛。
郭嘉也吹捧道:“我知道袁冀州的實力,那在天下間可謂是首屈一指的。可是袁術現在的實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袁術佔據揚州的九江郡和廬江郡得兵五、六萬。”
“袁術拿下豫州,又得兵十五萬上下。”
“收服了陳留太守張邈的兵馬,袁術又得兵三、四萬。”
“收服了山陽太守袁遺的兵馬,袁術又得兵三、四萬。”
“孫堅號稱江東猛虎,在江東頗有聲望,慕名前來投奔孫堅,從而變得袁術手下計程車卒又有兩、三萬。”
“袁術後來又得呂布相助,得步兵三、四萬人;得騎兵上萬人。”
“袁術又佔據東郡、任城國、濟陰郡、東平國等地,又得兵不下七、八萬人。”
“如此算來,保守估計袁術現在的兵馬有超過三十萬,甚至有四十多萬大軍。”
郭嘉這一套演算法下來,把袁紹都給算懵了。
論吹牛,還是得你來。
你這是張口就來,袁術真有這麼多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