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還同朝臣說了關於紙幣的想法。不出意外得到了大量人的反對:“陛下,臣覺得紙幣不妥,相對於金銀銅,紙太好獲得了。”於昌仕完全是出於對紙幣的不信任才反對的。
葉懷安也料到了:“於愛卿多慮了,紙幣會有大量防偽標識,而且我們以後生產的東西多了,銅錢顯得太笨重了,而且我們可以立法,私造紙幣者可處斬。”
於昌仕是戶部尚書,自然也清楚那些工廠的產量,銅錢確實有些力不從心:“陛下,我們其實還有白銀可以用於商人與工廠交易。”
葉懷安自然不會放棄白銀和黃金:“民間的小規模交易用不到白銀,但民間產出也多了,就比如因為有工廠,百姓手裡有餘錢了,家家戶戶或者養雞養鴨養豬,甚至養起了羊。這些東西多了,銅錢還方便嗎,不能說買只羊帶著一袋子銅錢吧。”
大寧朝廷把精力主要放在了養馬上面,而百姓基本都是養雞,鴨,鵝,豬這類好養活的活物。
就算現在有了餘錢,百姓也會把牛作為第一選擇,而不是去養羊。有限的草料也會先緊著牛吃,所以大寧的羊肉還是挺貴的。
對於羊這種和牛搶東西吃的動物,還不能幫忙下地,百姓真的無感,而且一隻羊生長週期長。
雖然豬體型也大,吃的也多,但是豬這種東西基本什麼都吃,而且出肉率高,更不用說雞,鴨,鵝了,可以下蛋不說,吃的還少,散養後它們自己就去找吃的。
這也造就了大寧羊肉貴。
於昌仕也是陷入思考,照這樣下去,大寧百姓手裡的錢只會越來越多,羊肉這種貴的肉確實會走入百姓家,這只是時間問題。
於昌仕不再反對,雖說歷代都沒有用紙幣作為主要流通貨幣的,但是歷代也沒出現過大寧這種情況,從古至今也沒聽說過家家戶戶如此富裕的,也沒聽說過糧食貶值到大寧這麼低的地步,如果不是朝廷大規模儲備糧食,糧食早就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