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皇后娘娘乃後宮之人,不可參政啊!”
“朕沒想讓皇后參政,只是這女子之事多是皇后在管,青蓮也是皇后身邊出去的,她立了如此大功,朕覺得這些日子,該讓皇后暫且處理此事。”
“可這……於理不合啊……”
“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之前你們說女子做官不合規矩,如今不也做得好好的嘛!”
徐嬌苒坐上龍椅,那日殿上的光輝與神秘交織在一起。
那股不同尋常的氣場令人膽寒又令朝臣們交頭接耳,不敢多言。
皇后向來身處幕後,主宰著後宮內外的繁華,今日之變,無不引起一場權力的狂風巨浪。
“陛下三思,“一個文臣誠惶誠恐地說道,“後宮不可干政,乃歷代定例,娘娘豈可坐上這金殿?“
他的語氣裡滿是焦慮與擔憂,聲音中帶著顫抖。
皇帝李螫淡淡地笑了笑,眼神裡卻充滿了自信與堅決:“諸位卿家不必多言。青蓮將軍,是皇后身邊出類拔萃之人,她能助朕安定天下,此乃大功一件。皇后為之高興,暫且幫朕處理此事,也未嘗不可。“
徐嬌苒接過話語權,她的聲音如同琴絃上滑過的風,柔和而堅定:“諸位大人,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樑,但女子之事,多由女子來處理。你們與青蓮將軍交道,或許有些不便之處。此刻,便由我來暫時代理,也未嘗不可。“
朝臣們面面相覷,雖有不滿和疑慮,卻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反駁。他們知道皇后的智慧與決斷,更知道青蓮將軍的功績非同小可。一時間,殿上鴉雀無聲,只有皇帝和皇后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
然而,徐嬌苒的參政並非一時衝動之舉。她內心深處有著更為宏大的藍圖和更為深遠的目光。她知道女子在政治上的力量和智慧不容小覷,她更明白權力的雙刃劍性質。因此,她決定用女性的細膩與溫情來改變這個國家。
“請諸位放心,“徐嬌苒繼續說道,“我會把握分寸,公正無私。青蓮將軍的功績我會妥善處理,絕不會讓國家受損。待到青蓮將軍的功勞賞賜完畢,我自會退回後宮。“
她的言辭雖溫和卻堅定如鐵石心腸,透露出的是不容置疑的權威與魄力。她的眼中彷彿燃燒著對國家的熱愛和對人民的關心,讓所有的朝臣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震撼。
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徐嬌苒以皇后之名開始干預政事並沒有像眾人預料的那樣輕而易舉地迴歸後宮。她用女性的智慧和溫柔去處理國家的大事小情,將原本僵硬的朝政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
……
青蓮將軍班師回朝,得勝歸來的那日,京城裡人聲鼎沸,歡聲雷動。
猶如春風拂過,喚醒了沉睡的大地,一時間,滿城繁華如夢,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青蓮將軍的威名傳遍天下,今日班師回朝,更是掀起了一股無法抑制的熱烈風潮。
晨曦初露,天邊染上一抹橙紅,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已熱鬧非凡。百姓們紛紛湧出家門,只為目睹這位英勇的女將軍的風采。青蓮身披戰甲,英姿颯爽地騎在高頭大馬上,她的眼神堅定而深邃,彷彿能穿透所有的嘈雜和期待。
京城的大門緩緩敞開,如迎接貴賓般的壯麗氣勢讓人不禁屏息。隨著一陣塵土飛揚的馬蹄聲漸行漸近,那群騎著駿馬的女將士們終於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她們的鎧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猶如戰場上的女神一般。
此刻,青蓮騎著高頭大馬,鎧甲上閃爍著戰火的光芒,宛如天邊的一顆耀眼的星辰。
街道兩旁,女子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她們手中的綵帶隨風飄舞,彷彿在為青蓮將軍鼓掌祝福。有的女子激動得淚流滿面,有的則高聲呼喊青蓮的名字,彷彿要將她的英勇事蹟傳遍整個京城。
“青蓮將軍,你真不虧是我們女子的驕傲!”
一位女子高聲喊道,她的聲音如同一把銳利的劍,穿透人群的喧囂。她的眼中閃爍著敬佩和仰慕的光芒,彷彿在述說著對青蓮將軍的無限敬意。
“將軍英勇無敵,為百姓安危不惜赴湯蹈火。”
另一位女子也不甘示弱地喊道。她的聲音帶著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敬意,彷彿在訴說著青蓮將軍的偉大和無私。
青蓮將軍聽到這些歡呼聲和讚美之詞,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她回過頭來,向那些為她歡呼的女子致以微笑和敬意。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和堅定,彷彿在告訴她們:她將永遠為百姓的安危而戰,為國家的繁榮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