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賭他聶慶平捨不得到嘴的肥肉。
對於聶慶平來說,分兵打伏擊,也是大忌,林軍一個團依城而戰,只有全軍一起攻擊方能快速擊敗。再分兵哪怕五六百人都有些困難。
說回邯鄲縣城,打退一次衝擊後。炮兵基本用光了炮彈,甚至燃燒彈、照明彈都發射到了敵軍頭上。炮兵紛紛進入壕溝,用手槍抵抗。
騎兵連將所有的槍留下,只帶著馬刀和手槍,發射了最後的煙霧彈,騎兵便上馬突擊,明知此戰要全部戰死,也無一人後退。
戰馬帶起的風捲起薄霧,彷彿從雲中踏來,手中鋼刀寒光陣陣。煙霧距離地方陣地只有二十多米,武衛軍紛紛開槍,射中了十幾匹戰馬,快重傷倒地之時騎兵躍下拿來,奔跑著繼續向前。
騎兵衝入敵陣之中,鋼刀劃過敵人的咽喉、動脈、肚皮。戰馬如一堵牆撞得擋路之人飛起。後陣官兵看得心驚肉跳,見得騎兵追來,紛紛逃竄。
可是畢竟騎兵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匹,強行衝擊了兩三千米,已是人困馬乏,速度降了下來。被武衛軍包圍了起來。
武衛軍軍官出列,命令道:“林軍騎兵聽著,我家將軍愛才惜才。若是投降,所有人官升三級。”
連長道:“有種的就來,爺爺就是不降。”掏出手槍將軍官擊斃。
由於距離太近,馬匹已沒有了衝擊力,所有人在馬背上揮舞著馬刀。武衛軍一擁而上,拖下馬來,數支軍刀刺進身體。
剩餘眾人下馬圍成一團,背靠背,面向著武衛軍。武衛軍齊聲喊道:“降不降!降不降!”
林軍連長打光所有子彈,喊道:“這地方不錯,老子就死在這兒了。弟兄們。殺!”
騎兵作為河南省快速工業化後的沒落兵種,發揮著屬於他們自己耀眼的光芒。個個渾身是血,力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