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供應,韓林也照樣打得過。
朝廷那邊,一面派人議和,一面居然秘密調集蒙古騎兵,原本是準備調過來護衛京師。可走到半路,慈禧見林軍已經停下了進攻北京的步伐,心情逐漸平定下來就改了命令原地等候,想著肯定是韓林後勤有了問題,要不然也不會放著北京這塊肥肉不吃。
朝廷裡奕?走了,主戰派開始佔了上風,鼓動慈禧,各地勤王軍已到,京師附近兵力已有二十餘萬,蒙古騎兵可繞道陽泉,迅速出擊石家莊林軍總部。
若是能生擒韓林,則河南河北,還有上海海關都會迴歸朝廷。到時朝廷的賦稅何止現在這麼一點。現在只要太后一個開戰的決心。目前議和使團已經談了那麼久,韓林定心生麻痺,這麼好的時機錯過了可就再也不來了。
慈禧說出恭親王在敵軍中,倘若此時派兵,不是害了王爺嘛。
好戰派直言,成大事不拘小節,若是一舉擊潰林軍,將是我朝第一大幸事,不亞於提前制止了安史之亂。王爺為國盡忠,自當受我朝世代祭拜。
慈禧也就嘴上說說,恭親王奕?的權力嚴重妨礙了慈禧,早就想換了軍機處這套班子,若是此戰能借韓林的手除掉他,不失是個好時機。
上下一心要致奕?於死地,玩政治的都是高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韓林自然也不會遂了他們的願。
於是便同意了蒙古騎兵偷襲的軍事計劃,同時命令京師勤王軍,向保定移動。一時間,大戰的陰霾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