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鐵路矛盾(1 / 2)

小說:大清搬運工 作者:趙破奴

上回說道,大太監安德海被斬,欽差工作組回京。兩件事都鬧得沸沸揚揚。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團練居然勾結朝廷大員,接受指派,蓄意截殺工作組,破壞河南省的洋務。

恭親王奕?為首的洋務派可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管你有棗沒棗,先來一杆子。打蒙你再說。

又開始了相互攻擊,相互揭短的日常。慈禧這邊沒了安德海這個助手,一時還真不適應。

好在安德海臨死之前還是給他弄了一百萬兩,接著又把他的家抄了。死就死了吧,錢還是得歸主子。

韓林這邊總算沒人盯著挑毛病了。趁著機會好好發展發展內務。

蘇州理工大學實驗室已經研製出內燃機火車頭,這個可比一代的蒸汽機強多了。火車的建設日程該提了上來。

先建設一個內燃機的工廠,一步一步來,火車頭多造幾個,然後向汽油內燃機發展,到時候就可以造汽車了。

既然有了火車頭就先在開封到鄭州修一段鐵路先實驗著。另外平頂山建立煤礦,附近先建個火電廠。

想到這些就頭大,學生學習太耗費時間了。沒辦法,到處需要人,只能強行催熟。外星系統裡大量購買大學知識針劑。

當地鄉紳的子弟、幕僚的子弟、官員的子弟,先催熟一批。到各地組建工廠,仿照蘇州模式。一個產業的上下游不斷細分,不斷建廠。但凡識得幾個字就弄到改革的浪潮裡來。

食品廠、罐頭廠、紡織廠、鞋襪廠、水泥廠、教材廠、鋼鐵廠、腳踏車廠等等,全面發力。豫報整版整版的報道相關內容。倡導全行業奮力發展。

河南地區平原面積極大,歷來又是農業發展大省。可土地兼併現象嚴重,韓林上任以來,解決了大量流民問題。

突然人們就發現,沒有地,照樣餓不死,反而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一傳十,十傳百,大量農民開始賣地。

巡撫衙門注意到這種現象,由於土地問題是困擾封建王朝幾千年的重要問題。幕僚長團不敢自專,報給韓林。

韓林覺得,工業大發展需要眾多勞動力,與其血腥的將農民趕出土地,不如因勢利導。但地不能再賣給私人。

各地官府擴大官田規模,允許購買農民土地,但一定要注意公平買賣,不得逼迫,一旦出現仗勢欺人,欺壓百姓的,就地撤職查辦。

土地問題一向很敏感,不能給各地佈置任務壓力,否則很可能為完成業績就強買強賣。

鄭州修鐵路的工作就由張二柱負責,秘書處派工作組幫忙。袁世凱雖然還小,但韓林等不及他慢慢長大,早把他學歷上升到了大學。此次也被派往修路小組學習。

鐵路全長70公里,沿著官道,基本規劃的是直線。現在全省基本穩定,官場也都是改革派當家做主。料想不會出什麼亂子。

一路上遇到農田,就雙倍價錢買下來。有房屋,官府派工程隊重新蓋房子。可事情總有不順的時候。

工作組買地時倒無事,鋪鐵路時也沒事,可火車頭逛吃逛吃還有巨大的鳴笛聲響起時,好多人就開始不樂意了。

一個鄉紳帶著村民拿著農具就出來堵住鐵路,還往火車頭上招呼。一時間給理工大學的學生整無語了。還好只是實驗,走走停停,時速要多慢有多慢,不然非出事不可。

張二柱身穿官服下車交涉,一旁衛兵也按著腰間的手槍,防止出意外。

張二柱道:“老人家,為何要擋住火車啊?太危險了,有什麼冤屈可以跟我說,我是這裡的知州。”

後面的村民趕忙放下手裡的鋤頭、釘耙。幾千年的官威還是很有震懾力的。

袁世凱趁著他們說話之際,早就開始詢問熟悉當地事務的幫閒。原來這鄉紳姓張,是這一帶有名的大地主。平日為人和善,樂善好施。

袁世凱問道:“可有官司未了?或者欺壓百姓的行為?”

幫閒道:“沒聽說啊。就是個老好人。”

袁世凱又問道:“族中子弟可有入學者?百姓可有在工地工廠表現優異者?”

幫閒道:“有,有,他孫子都在小學。小兒子在開封大學學習。”

袁世凱要來姓名,立刻叫來一名衛兵。手書命令。張家莊學生張又良,見書後立即前往鐵路線張家莊。不得有誤。巡撫衙門鐵路工作組袁世凱。

叫來本用於跟火車比賽的軍用吉普車立刻去開封接人。

原來張地主家祖墳在鐵路旁邊,火車聲音太大,驚擾了祖先。張二柱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