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個實力的。
晉中這個中型城市壓根就沒料到林軍竟然這麼神速,一點準備都沒有。完全可以直接打太原嘛,繞個道而已,又不遠!哎,算了,大兵都來了,趕緊跑吧,娘子關那麼難打都讓他們攻下來了,自己這城牆頂個屁用。
張苞率兵佔領晉中後,便不再向前。派出手下打擊豪強,取締幫派,釋放罪行較輕的罪犯,利用府庫存銀開展大基建,讓流民貧民都先工作起來。
幾個縣也都忙碌起來,張苞向指揮部索要物資支援,打通道路,修建要塞。韓林在保定聽說後,直誇張苞居然懂些行政事務了,索性山西就交給張苞管理。
河南那邊的大學生,舉人秀才,經過幹部培訓的,都派往河北山西任職。幫助張苞搞好民生。
山西暫時沒了戰事,王進的一個營卻碰到了難題,由於大量軍車加持,一路上倒也所向披靡。到了北京西北駐紮,那就必須攻破居庸關,不然身後隨時有支軍隊,睡夢睡得踏實。
居庸關同樣號稱“天下第一雄關”。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
大明成祖朱棣說過“居庸關路窄而險,北平之禁喉也。百人守之,萬夫莫窺,必據此乃可無北顧”
大明景泰年間,將關城擴大加固,設水陸兩道門。從居庸外線的岔道城、八達嶺開始,到上關城、中關城,最後是南口,足足五道防線。南邊的甕城是一座馬蹄形的堡壘,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
用意就在作戰時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所謂甕中捉鱉,於是便叫做甕城。
而為了保證勝利,甕城之中還造了一座關王廟,大概是希望武聖人關雲長能庇佑大明。
王進著實無語,這雄關太難打了,本想著趁著沒有防備,快速得幹他一票。可北京那麼大的動靜,能沒有軍報通知守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