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左宗棠答應劉錦棠隨韓林出兵,雖說韓林爵位、官職都壓劉錦棠一頭,但士兵、裝備也全都是劉錦棠的,真要打起仗來。韓林還真不一定能指揮得動。
韓林覺得本來就沒想著奪取指揮權,這一萬大軍,給兩個國家攪得天翻地覆還是相當容易的,況且又不以佔領國土為目的。
天山南麓早已被左宗棠拿下,那邊也有大量軍需補給。劉錦棠軍不需要帶重武器就可出發。
臨走時,韓林讓左宗棠利用飛機上的物資幫忙修建機場。趁著夜色,韓林在空地上搬運出來答應給左宗棠的大炮、電臺及彈藥。
次日,三軍整裝完畢,韓林交代劉錦棠輕裝簡從,一切重武器抵達邊境再行分發。
大軍沿著天山一路向西進發,數百公里的山路,經常幾日都見不到活人,塔克拉瑪干沙漠捲起的風沙時常遮天蔽日,移動的沙丘也經常覆蓋路面。
儘管劉錦棠軍配備當地嚮導,可一路走來,也損失數百人。有的開了小差跑路,有的水土不服,醫療跟不上造成減員。
韓林道:“一路行軍都能死那麼多人,可見新疆的條件有多不適宜人類居住。”
劉錦棠道:“大人有所不知,這新疆也是有很多好地方,天山南北的盆地,有很多大河,像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河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有“十里桃花萬楊柳”的美域、風景極好。不打仗了,大人可以多去玩玩。”
韓林道:“不打仗了,若是把你安置到新疆,你可願意?”
劉錦棠但:“我這人隨緣。在哪兒幹事都是幹事。”
韓林哈哈大笑,道:“你這態度對脾氣。告訴將士們,前面就是祖國邊陲烏恰縣,那裡有著大量給養。牛羊肉、烈酒,我早就派人安排好了,都給我精神起來!”
劉錦棠部下精神一振,紛紛往下傳,韓大人在前方準備好了酒肉,加快行軍!
韓林之所以願意跟劉錦棠軍長途跋涉,就是要看看這支軍隊的實力,如果連基本行軍都搞垮許多人,那也沒必要帶他們出國征戰。
所幸劉錦棠治軍頗為嚴厲,朝廷但有賞賜也發放到位,軍餉時有拖欠。劉錦棠往往自掏腰包,自己向富戶借錢也要給士兵發餉,士兵感恩,作戰極其英勇頑強。
韓林讓眾軍在城外駐紮,自己在一處空地上釋放十幾顆煙幕彈。大量煙霧中,韓林從空間中操作來大量肉食蔬菜、水果蛋奶、菸酒鹽糖、醫療用品、槍支彈藥、考慮到對手的實力孱弱,只弄來了一些迫擊炮、重機槍、單兵火箭筒。
根據實際情況到時候再說吧。料想中亞兩國也不會有什麼堅城。烏恰縣當地縣衙派人送來一些酒肉勞軍,考慮到邊陲小縣也不富裕,韓林贈與一些銀兩,並嚴令劉錦棠約束士兵,不得進城滋擾百姓。
烏恰縣出了國境線,沿瑪爾坎蘇河前進,翻越崑崙山方能來到布哈拉汗國的南部邊緣。
韓林考慮到布哈拉汗國面積雖不小。但實力不濟,軍隊也多為騎步兵結合。武器也是近期做了沙俄的附屬國才升級了一些步槍、山炮。帶領大量兵力進剿毫無意義。
留下三千名士兵修築崑崙山山口工事,設定防禦措施,保護好大軍回撤之路。
劉錦棠甚至想多留些人。因為跨越崑崙山困難重重,危險甚多。萬一帶不回去,死傷甚眾,可沒法交代了。
韓林讓他聽安排就是了。劉錦棠考慮尚未打仗就不服從命令也確實不好,就安排下去留下一些老弱病殘。次日大軍吃飽喝足,韓林為大軍配發保暖靴和新式保暖內衣、棉衣。
崑崙山山脈中有著眾多河流,基本上沿著澤拉夫尚河向西走,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此時正是四月間,山腳氣溫倒不至於凍死人。因此韓林才有信心帶出大軍。
路上除了駐軍紮營時,一部分士兵靠河太近。夜間水位上漲。衝跑了幾個。其他倒也無事。
經過幾個山口,總算出了國境,布哈拉汗國在邊境設定的軍事要塞,僅僅就剩了幾個人防守,見到清軍前來,甚至快走到跟前才反應過來。
派出一名騎兵往回報信,其餘人打了幾槍就開始撤。劉錦棠命人全部抓回來。這幾名邊軍駐守此處已經五六年了,國內長年不派人換防,給養也是飢一頓飽一頓。
韓林看他們的樣子跟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區別。簡單問過附近駐軍情況、關卡情況,就放了他們回去。
劉錦棠問道,為何不殺?放他們回去,不就給了他們通風報信的機會。韓林道,跟著他們也許能更好的找條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