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伊藤博文與韓林商定賠款事宜。約定清日首批賠款由中華銀行負責匯兌。慈禧太后為了早日解除京津地區的威脅,不惜以高額利息向外國銀行借錢。不到半月就向中華銀行匯入等值八千萬兩庫平銀的龍洋。
韓林也不客氣,扣除掉日本答應的賠款,其餘兩千萬兩款項均作為存款,貼心的給日本百分之三的利息。要知道按規矩,大筆對公業務款項都是零利息的,本來日本擔心有詐,一聽還有這麼豐厚的利息,紛紛答應暫時不再取出來。以後往來清國的車旅費就都可以從裡面抽了,又可以為日本省下不少銀子。
另一面韓林開始安排戰後事宜。命令王進在鴨綠江邊盯緊日軍,待中國境內所有日軍退入朝鮮,韓林方才用船將被俘日軍送往朝鮮。日本沿海巡弋的東海艦隊也退回國內。
經數月上艦磨合學習,劉步蟾等北洋將領已熟悉林軍艦艇,韓林命令東海艦隊撥出三分之一人員、物資和軍艦,以劉步蟾為司令組建北海艦隊,北海艦隊基地設在威海,重新修建炮臺、雷達、港口、修理廠,順帶著成立威海造船廠,生產軍用民用船隻。
至此山東境內除青島被德國租借以外,全部被韓林所控制。
蘇州軍事學院選拔一批忠誠可靠素質過硬的優秀畢業生進入北海艦隊擔任督導,威海成立海軍艦艇學院,開始培養海軍人才。
鴨綠江邊王進佔領的幾座軍事要塞經過山地師不斷擴建鞏固,已經從要塞升級為小型城鎮。附近居民為了躲避兵匪騷擾,紛紛遷移到軍營附近,王進命人協助百姓建設家園。奉天將軍派人通知王進撤回蒙古,王進以保護邊民為由,拒絕退兵。
奉天將軍無奈,又不敢與韓林開戰,上奏朝廷表示有王進駐守邊疆,日軍再不敢輕易入侵,利國利民,請朝廷允許。慈禧巴不得有得力悍將好好守著國境,讓自己能好好過幾天安生日子,於是吩咐奉天將軍好生相待。
韓林等人回到北京,便被慈禧太后緊急召見,軍機處各大臣也分別到場,不用想就知道,又是要錢!
去年對福建明軍出兵的軍費支出,靠的是發放愛國公債,對日戰爭期間,嚐到甜頭的慈禧、奕譞更是加大了發放公債的力度。李鴻章被外派,韓林在福建,閻敬銘被派往各地巡稅,朝堂之上能說上話的竟無一人敢直言制止。
如今閻敬銘被調回中樞,仔細一盤賬,一年時間就發放兩千萬兩公債,賠款兩億三千萬兩,四年還清。再過幾個月公債到期,各國借款到期。每年財政收入不過八千多萬兩,赤字還有一千萬兩的缺口。眼見窟窿是越來越大,閻敬銘氣得直接在儲秀宮大罵戶部侍郎,縱容朝廷放開公債發放。
慈禧理虧,任由閻敬銘對著朝臣發火。片刻後,開始討論國家財政問題。慈禧上來就盯上了韓林。道:“韓大人,據哀家所知,林軍撤圍日本,得到了大量賠款,可有此事?”
韓林自然知道小日本會給慈禧通氣,大大方方承認道:“林軍出動數月,耗費巨大,當然要向日本索賠。不知太后問起此事是有什麼顧慮嗎?”
慈禧道:“如今財政艱難,林軍也是朝廷軍隊,不如將賠款上交戶部,助國家度過此難。將來韓大人配享太廟如何?”
韓林道:“太后也知道,我的林軍打起仗來厲害,但是日常消耗絕對是一般軍隊的十幾倍還多。日本的賠款尚不夠林軍一年的用度。若再有戰事,林軍垮了誰還會給朝廷收拾局面?”
沒點實惠的,就想讓韓林出錢,做夢去吧。
李鴻章道:“韓大人立下大功尚未封賞,若是肯拿出幾千萬兩救助朝廷,不亞於再造之恩,臣建議可封韓大人為王!”
韓林一愣,這可沒跟李鴻章溝透過此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挖坑嗎?
韓林尚未推辭,奕匡跳出來堅決反對,道:“我大清幾百年來除了開國之時封了幾個,哪裡還有冊封異姓王的例子,韓林立了多少功,也敢要求封王的待遇?莫不是有人想當曹操了?別人饒得了他,我奕匡堅決不答應!”
奕匡惡狠狠的怒視韓林,雖然自己收錢厲害,賣官鬻爵也是家常便飯,但動了滿族的根本利益,他是絕對不會退讓的。這也是慈禧喜歡他的原因。聽話、懂事、忠誠地像狗一樣。
凌厲的眼神倒是激起韓林與滿清貴族一決高下的決心。韓林道:“韓林立了些許小功?你好大的口氣!沒有我林軍浴血奮戰,北京城早就被日軍攻下來了。就憑你們那些只會提籠架鳥的紈絝子弟能保得了大清的江山?日本人可是屠殺了旅順幾萬人,那時候郡王殿下怎麼沒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