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原浙江巡撫梅啟照宣佈剪髮易服,效忠明軍。引起了朝廷高層的震盪不安,這梅啟照可是與浙江兩鎮官兵相熟之人,極有可能造成新軍倒戈。 慈禧與奕譞商議覺得漢人已有反叛之意,必須加以提防,滿人裡多是些提籠架鳥之輩,不堪大用。思來想去,決定效法前明的太監監軍制度,選派得力太監到新軍和福建綠營之中。 次日朝會,此項決議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一是太監干政在歷史上幾乎沒什麼正面影響,二是太影響自己撈錢了,平白無故多了太監,代表宮裡,肯定要佔大頭。 慈禧大怒,道:“不派太監,那你們誰去,前線搏命你們還有這個膽子嗎?” 皇族之中也是有幾個能用的機靈點的,可都被奕譞、奕匡死死按著,都上了戰場被打死,以後這朝中不都成了漢人的天下。 慈禧眼見眾人沉默不語,一錘定音道“就這麼辦了!另外,這刑部是怎麼回事,堂堂京師重地,天子腳下,五十多個人竟然被匪徒所劫,連個影子都沒有!” 刑部尚書張之萬道:“啟奏太后,那夥賊人所用兵器頗為強悍,刑部的衙役欠缺訓練和武器,不是他們的對手。刑部的餉銀已多年未足額按時發放,難免人手不足有所疏漏!” 慈禧道:“行了行了,一說起來,個個都哭窮,張之萬,我看你的軍機大臣也不要乾了,連一個刑部都管理不好。” 張之萬道:“謝太后!臣以後定當全心管好刑部。” 慈禧問道:“奕譞,運往南方的軍需糧草都出發了沒有?到位了就讓新軍趕緊把杭州奪回來。” 奕譞道:“首批已在廊坊鐵路裝車,韓大人特意打招呼,留出了幾個車次的火車皮,預計兩天內就可以送到前線將士手中。” 慈禧點了點頭,道:“嗯。大家都看到火車的好處了吧,這運力比之前都不知節省了多少,對於西洋器物,只要能為我大清所用,就不要拿什麼祖宗家法來阻攔!韓林,此戰你立了大功,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韓林道:“稟太后,微臣只是參與一下後勤,算不得什麼功,只是鐵路運輸,需要協調多方,除了臣以外,別人恐怕只會把事情辦砸,請太后準臣去往浙江前線。” 慈禧道:“哎,韓大人千金之軀,怎能以身犯險,還是要多給年輕人機會,就留著北京好好享福嘛,聽說韓大人至今只是一位夫人,這怎麼行,散了朝以後,讓李蓮英幫你選幾名宮女,也好多多開枝散葉嘛!” 韓林忙道:“稟太后,臣與拙荊患難與共十餘載,夫妻和睦,實在不宜娶妾。” 慈禧道:“此言差矣,你看李鴻章一把年紀不也高高興興接受了我身邊最漂亮的宮女。” 韓林心想,這老妖婆,真是不嫌事大,非要在我身邊安插眼線。道:“微臣家事,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太后,咱們還是繼續議論國事吧。” 慈禧道:“這忠勇公還害羞了,行吧,就依了忠勇公的意思。李蓮英去辦差吧。奕譞,你再彙報下軍械的行程安排。” 慈禧多次提及軍械糧草,倒是引起韓林的警覺,這其中沒有貓膩才怪。韓林對此早有安排,倒也沒有太操心,只是在考慮怎麼應付家中的母老虎。 韓林散了朝,也沒等宮裡來叫自己,忙不迭地鑽進汽車,就往家裡趕。 到了家中,只見大堂裡,林鳳嬌坐在主位,三名衣著鮮豔的宮女坐在側位。見到韓林入府,幾人欣喜地站起來,向韓林行禮道:“主君萬福!” 原來,趁著韓林還在上朝,李蓮英早就把提前安排好的宮女送到了韓府,太后詔命,林鳳嬌也不好不從。送走了李蓮英,林鳳嬌是越想越氣,索性就在大堂等他。 林鳳嬌陰陽怪氣道:“恭喜忠勇公今夜又要做新郎了,哦,不對,要連著做三天新郎啊,老爺的身子骨行嗎?阿福,實在不行,就上街給老爺買點壯陽藥吧!” 管家阿福在一旁尷尬的笑了笑。韓林看著一間屋子都覺得好笑,除了自己和林鳳嬌,管家阿福、兩名奉茶女使,兩名小廝,三名宮女。全都是朝廷和慈禧安排的。對這些傭人,老管家百般挑剔還是挑不出來毛病,反而越用越順手,平日裡瑣事也是安排了阿福來管理。 韓林道:“胡鬧什麼,這些都是宮中女官,我可沒答應太后要納妾。阿福,送三位女官回宮去吧,每人發一百塊龍洋。” 三位宮女趕忙跪下,哭的梨花帶雨,道:“大人,我們幾個奉命來服侍大人,大人若是有什麼不滿,儘管責罰,我等若是被趕回去,等待我們的就是全家流放。大人饒命啊!” 韓林道:“那自是你們與太后之間的事,怎麼,太后要效仿石崇用美人勸酒的典故,要是不喝酒,就殺美人嗎?” 一個宮女哭道:“宮裡歷來的規矩如此,奴婢們實在不敢違逆主子的意思啊!” 韓林道:“宮裡就算流放你們家人,也是你們與宮裡之間瓜葛,與我何干,幾位就不要對我進行道德綁架了,到了閻羅殿可要報準了仇人!”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