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董昭所率領的軍隊肩負著追擊叛軍一團的重任。他們一路奮勇作戰,連連獲勝,終於抵達了普洱地區。
抵達目的地之後,董昭下令讓士兵們休整三天,以恢復體力和士氣。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善耆已經與英國駐緬政府暗中勾結,併成功獲得了三千名緬軍的支援。
這些緬軍配備了英軍仿製的蘇式栓動步槍,實力不容小覷。
這天,天空飄灑著濛濛細雨,雨滴輕柔地敲打著大地,彷彿在彈奏一曲寧靜的旋律。
然而,對於連續征戰多日計程車兵們來說,這場雨並沒有帶來太多的清爽和舒適,反而讓他們感到一絲疲憊和睏倦。
雨天似乎成了催眠曲,許多士兵都忍不住打起了瞌睡。
在茂密的森林中,大批緬軍正悄然無聲地向著官軍的營區靠近。
他們行動緩慢而謹慎,儘量不發出任何聲響,以免引起官軍的警覺。
突然間,一陣巨大的聲響從密林中傳來,“咚咚咚”的聲音打破了寂靜。
哨兵聽到這異常的動靜,立刻警覺起來,他迅速拿起望遠鏡,朝著聲源方向望去,試圖看清究竟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響。
只見樹葉阻擋,霧氣濛濛,看得仔細時,那龐然大物已經到了眼前,發出巨大嘶吼聲。
原來是緬軍的象兵,孫白兩家的公子大呼,:“是象兵,快跑啊!”
他們一跑帶動了董昭的江西子弟兵,哪裡見過大象這種龐然大物,嚇得兩股戰戰,竟忘了開槍。
幾個軍官拿起九五步槍就開始射擊,被象鼻捲起,猛地甩飛十幾米外,撞死在樹幹上。
原本這些大象情緒波動極大,性格極不穩定,完全無法適應高度紀律化的戰鬥模式。
然而,對於那些世世代代以飼養大象為生的緬甸人來說,駕馭這樣的大象卻是輕車熟路、得心應手。
有了大象作為先鋒部隊,緬軍緊隨其後不斷開槍射擊。官軍面對如此兇猛的攻勢,很快就被打得狼狽逃竄。
孫白兩位公子不幸被大象活活踩踏致死,江西子弟兵也有三百多人慘遭擊斃,團長身負重傷。
不僅如此,普洱的軍營和茶莊也遭到了緬軍的洗劫,損失慘重。
善耆再次過起了軍閥的逍遙日子,這次搶掠來的女子、財寶和茶葉足夠他肆意揮霍一段時間了。
此時,身在昆明城的韓林得知訊息後,不禁大吃一驚。自從進入雲南以來,這還是他首次遭遇如此慘敗。
孫家和白家痛失接班人,更是發誓要報此血海深仇。
韓林親自前往孫、白二位府上祭拜,並各自送上兩千塊大洋表示慰問。
孫、白二人各自從家族中挑選出五百名子弟,期望韓林能夠率領他們剿滅叛軍,以報殺子之仇。
數日後,劉永福麾下的三千名叢林戰士,被悄然調遣至滇緬邊境。
他們奉攝政王之命,負責截斷緬軍退路,與官軍協同作戰,從正面對敵人發起猛烈攻擊。
韓林親率兩千士兵,外加一千土著軍,對普洱、臨滄、保山等地搜尋前進。韓林對各族釋出懸賞,發現叛軍及緬軍行蹤者皆賞銀千塊,發現一千人以上的軍隊者賞一萬。
直升機編隊起飛,對緬軍進行空中搜查。數日後,東躲西藏的聯軍在瀾滄縣與劉永福軍展開激戰,意圖打通邊境最後的通道。
劉永福所率領的軍隊頑強抵抗,同時將情況告知給了韓林。韓林當機立斷,命令官軍向前挺進,對敵人實施嚴密包圍!
緊接著,直升機編隊升空,搭載著大量燃燒彈。要知道,大象雖然具有極強的破壞力,但害怕火焰也是它們的天性之一。
原本在陣前氣勢洶洶、不斷衝擊廣西軍陣地的大象們,瞬間被直升機投下的熊熊烈火嚇得連連後退,即使馴獸師們拼命指揮,也無法讓這些龐然大物重新投入戰鬥。
緬軍見狀,立刻展開攻勢。然而,直升機再次發射出火箭彈,一下子炸死炸傷了兩百多名緬軍士兵。
與此同時,附近的官軍也及時趕到戰場,他們用迫擊炮進行急促射擊,迅速壓制住了緬軍,使其無法抬頭還擊。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緬軍傷亡過半再也支撐不住。最終,他們成功俘虜了善耆,並高舉白旗向韓林投降。
韓林詢問緬軍頭目,究竟是奉誰的命令?頭目跪下回答道:“小人是奉緬王之命,前來協助清國大將軍平亂的!”
一旁的翻譯呵斥,道:“大膽,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