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因為慈禧出逃一事,導致內閣無奈又加了一次班。眾大臣分析了各項可能性,確定了開年的工作安排。
一、在新疆伊犁地區和東北邊境,加緊收回被俄國侵佔之領土。
二、外交部盡力爭取賠款資金的到位,探討以物抵款或租借列強港口、小島等方式。
三、戶部在國內收回列強所售賣資產,儘快變現。
四、兵部制定海軍遠洋訪問計劃,鍛鍊遠洋作戰能力,培養介入區域戰爭的能力。
五、整軍備戰,嚴厲打擊效忠慈禧的舊勢力。
第二天,聶士成匆匆趕來報告說:“北京周邊地區已經被衛戍區部隊和民兵以及暗探們反覆搜查了三四遍,但仍然沒有找到慈禧太后的任何蹤跡。
而天津那邊的港口由於正值春節期間,出海的船隻非常稀少,因此也很容易進行搜查,並沒有什麼發現。”
韓林雖然心中早已推斷出慈禧可能是朝著西邊逃走了,但面對如此撲朔迷離的局面,他還是感到十分困惑和不安。這種迷茫感讓他心情煩躁,始終無法釋懷。
就在這時,情報組織的馬奎傳來訊息,稱他們對昨天逮捕的那些貴族子弟進行了審訊,終於取得了一些成果。這個訊息讓韓林精神一振,立刻詢問具體情況。
經過情報組織全面深入地分析和判斷,得出結論:這次事件乃是由以善耆、中銓等為首的少壯派宗室子弟所主導。他們暗中勾結,秘密組建了名為"宗社黨"的反動集團。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妄圖分裂國家,繼續維持滿族的統治地位。
回溯至去年八月份,這些人早已悄然接受了來自日本間諜的資金援助,並在京城秘密馴養一批亡命之徒,同時與落魄的八旗貴族相互勾結。
他們精心謀劃,企圖劫持皇帝和太后,然而由於皇宮守衛嚴密,這一計劃未能在新年時得以實施。
一旦錯過這個絕佳機會,恐怕就再也沒有可乘之機。於是,他們最終選擇在大年初一這天動手。
根據被捕的宗室子弟供認,善耆已經與眾多被朝廷遣散的八旗士兵取得聯絡,並約定一同起事。不難想象,他們可能會在全國範圍內製造混亂,給社會帶來嚴重影響。
韓林道:“無妨,就八旗那些廢物,翻不起多大的浪。你們情報組織給我把這些滿清貴族盯緊了,把柄什麼的平日裡多蒐集一些,將來肯定能用的上。”
馬奎道:“屬下謹遵王爺令旨。”
韓林道:“弟兄們這兩日也辛苦了,到管家那裡領一萬塊大洋。”
馬奎異常興奮,道:“謝王爺賞賜!”
過了半個多月,京城之人大多都快忘了此事。內閣又對外宣稱太后重病,不能見客。一應皇室事務,由皇帝生母葉赫那拉婉貞代為處理。
慈禧早就失去了所有權力,因此重病的訊息並未在國內國外引起重視。
這日。山西巡撫曾紀瑞向內閣發來電報,日前,有大型船隻渡過黃河,船上京城口音者甚多,均未剪髮,以斗笠遮面,著尋常百姓服飾。出手闊綽,並不與外人談論,只是著急趕路。
山西判斷,太后似乎已經叛逃到了這裡。遵循內閣的秘密命令,黃河稽查隊並沒有進行阻攔。現在已經派遣了兩名密探緊隨其後進入了陝西境內。
內閣大臣薛福成給予回應,表示要仔細追蹤這一情況,可以請求山西第三集團軍派兵協助。
暫時不要與山西的駐軍發生衝突。兵部也會發出牌票,以剿匪的名義,調動三軍的一個團前來協助。
訊息彙報給韓林,薛福成分析,慈禧去西安的可能性非常大,那裡易守難攻,又是歷代都城,有王氣。慈禧在這裡豎起反旗,更能取得守舊勢力的青睞。
韓林指示,第三軍出手的時候到了,告訴張苞,前幾次的大戰第三軍坐了冷板凳,這次必須打起精神來。
果然。沒過三日,陝西巡撫馮譽驥知會曾紀瑞,兩名巡撫衙門的辦案人員在山西遇到土匪截殺,隨身財物皆被掠奪一空,當地衙役透過腰牌辨別出是山西捕快。請山西來人把屍體領回去。
曾紀瑞大怒,自己的密探一向辦事得力,偽裝極好,豈能在公幹之時漏財還被土匪給盯上?分明是殺人滅口。
於是回電:“久聞陝西山匪根深蒂固,勢力極大,陝地大災初定,諸事繁忙,官軍無力剿滅。今山西第三軍奉內閣之命,將於三日之後入陝剿匪,第三軍進軍途中若遇阻攔,皆視為抗命,以通匪論處。為防誤傷友軍事件發生,望貴地派員來晉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