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蒲城知府看著眼前之人,心中不由得一陣惱怒,但卻不敢有絲毫的表露出來。他強忍著心中的不滿,嘴角微微抽搐著,嘴裡不乾不淨地說著一些渾話,試圖想要挽回自己的一點面子。
然而,他的這番舉動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引起了周圍人的反感和厭惡。
兩名士兵見狀,立刻走上前來,毫不客氣地將他拖了出去。他們的動作十分粗魯,完全不顧及這位知府大人的身份和地位。
大堂門外,一名軍官靜靜地站在那裡,手中握著一把鋒利無比的大刀。蒲城知府跪在地上,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緊接著舉起手中的大刀,用力一揮。
只見刀光一閃而過,伴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蒲城知府的腦袋瞬間脫離了身體,滾落在地上。鮮血噴灑而出,染紅了地面,讓人觸目驚心。那顆頭顱在地上滾動了幾圈後,停了下來,眼睛仍然睜得大大的,似乎還在訴說著自己的不甘和冤屈。
整個場面異常血腥和殘忍,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那位軍官卻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切,彷彿這樣的場景對他來說已經習以為常。隨後,他收起大刀,留下了滿地的鮮血和一具無頭屍體。
張苞喊道:“進了閻王殿報我張苞的名字,是我成全你的忠義之名。來呀,把這狗知府的人頭掛到城牆上去!”
要不說有些人故事看多了,並不是所有的頂撞都能換來主將的另眼相待。一得看自己有沒有用處,二得看主將吃不吃你這套。知府看著正氣凜然的模樣,卻效忠慈禧,惹得張苞生氣,不砍你砍誰?
張苞看向堂下二人。接著問道:“欸,那沒剪辮子的小子,你是幹嘛的?”
那人回答道:“將軍饒命,小人本是宗室子弟,因受了善耆的蠱惑,不得已隨他們來到了西安,小人並沒有反叛之心。被派到蒲城監軍,小人也並未干涉一句話。”
張苞問道:“那個官兒,他說的是真的嗎?”
同知慌忙回道:“是真的,是真的,小人也沒有干涉過,還極力勸阻知府大人投降來著,望將軍明察。”
張苞瞪了他一眼,道:“你先閉嘴,等老子問完。那個宗室,叫什麼?什麼身份?”
那人回答道:“小人溥芸,原是鎮國公爵位,後來被攝政王全部革爵,誤聽善耆鼓動,這才逃離出京。一路顛沛流離受夠了苦日子,好不容易到了西安還沒吃上幾頓飽飯,朝廷大軍就來了。造反真是太辛苦了,小人願意歸順朝廷。”
張苞道:“哦,你是叛亂皇族啊。那沒什麼好說的,來呀。砍了…”
剛殺過人軍官,上前,一把薅住溥芸的領子,就往外拖。溥芸大叫道:“將軍饒命,將軍饒命,我可以幫將軍騙開西安城門,助將軍立下大功!饒命啊!”
張苞見嚇唬的效果已經達到,便喊道:“押回來吧!”
溥芸癱坐在地上,大口的喘著氣。情緒稍定,便解釋道:“將軍,西安那邊,皇室極其缺人,我出來之前,善耆他們尚沒有接到一起響應反叛的,手裡也只有陝西一省之兵,如今西安城不過只有七八千人馬,可城牆太厚,易守難攻。小人願意助大人一臂之力。”
張苞道:“這西安城,我第三軍有一百種辦法攻破他。之所以留你一命,是讓你幹別的,事情辦好了,我去向攝政王求情,恢復你的爵位。”
溥芸道:“是是是,將軍說什麼我就幹什麼。”
張苞道:“近前來。我說給你聽。”
溥芸走上前去。張苞湊到耳邊說,你回了西安,勸慈禧趕緊跑,西部幾省,地方勢力根深蒂固,朝廷難以推行新政,這次正是機會派大軍深入。做好了,保你三代人的榮華富貴。
溥芸連連點頭。張苞讓他下去,直呼道:“本將軍讓你找幾個娘們都找不來,要你何用,來呀,拖下去給我打一頓,明日斬首!”
隨身參謀看到張苞一個眼神後心領神會,出門後便匆匆找到那名軍官,壓低聲音對其下達命令。
當晚,軍官按照計劃精心佈置了一場苦肉計,讓士兵們故意表現出防守鬆懈的樣子,並毫不留情地痛揍了一頓,然後假裝疏忽大意,放走了溥芸,讓他得以逃脫。
張苞隨即下令大軍休整,同時命令還在山西的軍隊連夜渡河。第二天清晨,當張苞從睡夢中醒來時,參謀長前來彙報說,全軍已經成功渡過黃河,所有的重炮和裝甲車也都已經部署到位。
此時,手握重兵的張苞再也不敢有絲毫延誤,他迅速將部隊分成兩路,分別向著渭南和銅川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