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臺灣海戰(1 / 2)

小說:大清搬運工 作者:趙破奴

且說日本任命的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到了臺灣辦理交接事宜,被劉銘傳、唐景崧拒絕。回到國內便叫囂著出兵臺灣,狠狠打擊清國人。

伊藤博文內閣商討了幾天,最終還是決定出兵臺灣。原來奕匡已秘密派人聯絡日本,大清朝廷將嚴守中立立場,縱使韓林想出兵,也要考慮國際影響。另外大清南洋水師將秘密為日軍提供幫助。

日本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好不容易戰勝清國,割讓了這麼大片的土地,因為韓林的威脅,總是憂心忡忡。既然大清的內部鬥爭激烈,此時正是強行佔領的好時機。

準備了數日,由東鄉平八郎帶領一支艦隊前去攻擊臺灣水師,臺灣水師主力為十艘先進的兩千噸級軍艦外加上海造船廠生產的兩艘定遠級軍艦,五艘老舊的法國俘虜艦。

日方估算,臺灣水師出去檢修保養的、澎湖列島巡邏的,可以出動與日本一戰的最多五艘。一算兵力,參照黃海海戰,日本此次出動二十艘主力艦,爭取一戰將臺灣水師全軍覆沒。

前幾日,臺灣巡撫衙門接到南洋水師要在臺灣南部的高雄補給船隻的訊息。劉銘傳納悶,往日與南洋水師並無接觸,平時補給檢修也多是在廣東。但考慮到都是大清的子民也就同意了。

南洋水師水手上岸多有酒後鬧事之事發生,當地縣衙按法律懲治,雖然水師方面並無意見,但打架之事越來越多,不得不防,一方面命令臺南駐軍派出一千人維持治安,一方面又從基隆的臺灣水師裡抽調兩艘鞍山級、一艘定遠級軍艦前去防備。

如今臺灣水師的十艘鞍山級軍艦,兩艘駐紮澎湖列島,一艘巡視臺灣南部海域,三艘處於保養檢修。再調兩艘。

臺灣水師主力艦隻剩下兩艘鞍山級、一艘定遠級在基隆港待命。雖然還有導彈艇這個殺手鐧,但韓林有令儘量多多鍛鍊水師戰鬥力,非必要不要使用導彈艇。唐景崧電令在上海造船廠接收無畏級巡洋艦的編隊立即返臺。

上海造船廠組織接收臺灣艦和福建艦的只有三四百人,且大多是剛畢業就分配過來艦艇學院的學生,老兵比例不足10,這麼珍貴的巡洋艦可不能出什麼紕漏,鄧世昌命令東海艦隊派出兩百名經驗豐富的老兵協助航行。

第二日早晨,基隆外海大霧瀰漫,瞭望哨根本看不清任何東西,好在臺灣沿海已建立雷達站,早期型號版本探測距離基本也在120公里以上。

雷達站在天氣惡劣之時便加崗值班,尤其在拒絕日本總督後,臺灣水師更是派來專職軍官負責聯絡監督工作。

臨近十點左右,能見度已大幅提升。雷達站報告,100公里外釣魚島南方出現不明海軍編隊,數量二十艘。後方跟隨六艘大型艦船,但速度較慢,疑似補給船。

劉銘傳命令三艘主力艦前出,導彈艇壓陣。臺灣艦編隊開足馬力趕赴基隆東北方向參戰,檢修保養的三艘主力艦立刻結束休整,保持戰備狀態。

劉銘傳以三艘應戰二十艘,但也不是狂妄,鞍山級是建國後的國產戰艦,雖然沒有裝備導彈,但對付十九世紀的蒸汽鐵甲艦妥妥的碾壓狀態,光航速都超出了日方艦隊十幾節。

四門單管130毫米b-13型主艦炮,2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八組深水炸彈導軌,可搭載100枚水雷。8門37毫米70-k型自動防空機炮。

主炮的優勢是射速快,每分鐘8發,射程遠,達到了15公里。是日本新購買的英式軍艦的三倍。雖說炮彈口徑比不上日艦的300多毫米,但彈藥威力已是領先幾代的水平。

臺灣水師兵力上的劣勢使其選擇遊鬥策略,應盡力吸引敵艦注意力,又要避免被圍攻。

三艘鞍山級艦一字排開,距離十公里左右,便展開炮擊。日艦頂著炮火開足馬力,力圖逼近射程。距離六公里時,日艦已有兩艘著火,一時間難以撲滅。臺灣水師此時開始分散,向東西兩個方向準備包抄。

東鄉平八郎派出浪速艦、吉野艦、嚴島艦分別帶領三艘主力艦進行追擊。自己帶著西京丸艦和剩餘船隻全力向臺灣趕去。

東鄉平八郎看出臺灣水師意圖,區區三艘還敢分兵,無疑是希望自己分兵。自己率主力一定要去臺灣看看,等待自己的是什麼。

臺灣水師鞍山艦、撫順艦、長春艦一邊向敵後方穿插,一邊向追擊之敵射擊,距離七八公里,這個射程對自己來說相當滿意,對日本來說卻是相當難受,打不到也打不準,就算打到了也是撓癢癢一般,自己的速度全力追趕也還是趕不上,敵人有時候還要故意慢下來等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