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天色已晚,趙羽佈置給手下師長攻擊丹東的命令,哪裡知道求戰心切,連夜就向丹東急行軍。
侵華陸軍總司令山縣有朋聽聞莊河之戰失利的訊息後,如遭雷擊般驚愕不已!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派遣前往營樓地區的一萬名精銳日軍竟然會陷入如此絕境——退路已被截斷,他們如今被困於長白山之中,生死未卜!
而更讓山縣有朋感到恐懼的是,如果丹東無法抵擋住敵軍的攻擊,那麼同樣計劃從山路進軍瀋陽的另外兩萬日軍也將面臨被圍困的命運。這意味著整個戰局可能會因為這一次失敗而徹底崩潰。
此刻的山縣有朋心急如焚,但又束手無策。面對眼前嚴峻的形勢,他開始後悔當初過於輕敵和冒進的決策。然而事已至此,他必須想辦法挽救這場危機,否則不僅會影響到日本在華的侵略程序,還可能導致自己軍事生涯的終結。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山縣有朋決定緊急調動其他部隊增援丹東,並命令被困在長白山中的日軍不惜一切代價突圍。同時,他還向國內請求更多的支援,希望能夠穩住局勢並扭轉戰局。
然而,戰爭的走向往往充滿變數,誰也無法預料最終的結果將會如何。對於山縣有朋來說,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
山縣有朋心急如焚地發出指令:“進攻瀋陽的部隊立刻撤退!全速趕往丹東方向!”他深知形勢緊迫,如果不及時調整戰略部署,後果不堪設想。然而,山路崎嶇險峻,撤軍談何容易?這不僅考驗著士兵們的體力和毅力,更需要他們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鬥志。
此刻,丹東的守軍人心惶惶,但他們清楚自己肩負著重要使命——堅守至少三天時間!面對敵人可能發起的猛攻,每一個人都緊緊握起手中武器準備應對這場生死之戰……因為只有守住丹東才能給被困山中的數萬大軍爭取一線生機;否則一旦防線被突破那數萬將士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與此同時遠在朝鮮境內僅剩兩萬餘名日軍同樣面臨巨大壓力——他們雖被視作接應部隊卻絕不能輕易行動否則極易暴露整體計劃導致前功盡棄!而另一邊原本負責攻打長春任務的兩萬日軍則發現俄軍似乎並未全力以赴甚至有意按兵不動這讓他們倍感困惑且猶豫不決。
遙遠的京城之中,韓林高瞻遠矚地洞察到了局勢的走向。他深知日俄之戰已成敗局,勝利的天平已然向我方傾斜。此刻,駐守在東北地區的清軍無需再畏懼退縮,可以大展拳腳了!
於是乎,韓林下達了一道果敢的命令:依克唐阿率領部分軍隊留守城池,確保後方安全;而其餘兵力則要全力以赴,對長春城外圍的日軍發起猛攻!
依克唐阿透過飛機獲得了大量軍事裝備,早就信心十足。如今清兵經過裁撤老弱,補充林軍老兵,經過短暫的訓練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已經達到了林軍乙種軍的水平。
次日清晨,依克唐阿帶領大軍出城,先用山炮將日軍軍營轟炸了一遍,發現日軍並無慌亂跡象,斥候上前觀察,軍營裡早就空了,日軍收到了山縣有朋的急令,連夜撤軍。此時正在山路上行軍。
依克唐阿命令追擊,先頭部隊兩千人進山。途中遭遇日軍埋伏,重武器都在後面,一時慌亂,被擊潰。依克唐阿得知後命令大軍繼續前進。手下問道:“將軍,前面已有埋伏,為何還要急行軍。”
依克唐阿道:“日軍伏擊成功,自然以為我不敢輕易再追,便會從容撤軍。依我的看法,此時山谷絕無一兵一卒埋伏。在延誤下去,恐怕會耽誤了攝政王的大事!追!”
這支軍隊裝備輕便、行動迅速,每個人手中緊握著先進的九五式自動步槍,士氣高昂,毫無畏懼地準備迎接任何挑戰。更重要的是,他們中的許多士兵都是當地人,對這片土地和周圍環境非常熟悉。憑藉著這種優勢,他們在茂密的山林中巧妙地選擇了捷徑,成功地截住了大量的日軍。
在山林間穿梭時,這些本地士兵猶如魚入大海般自如。他們利用地形地貌,巧妙地隱藏自己的行蹤,並準確判斷出日軍可能經過的路線。當日軍踏入陷阱時,清軍如猛虎下山一般突然殺出,讓敵人措手不及。
雙方短兵相接,一時間槍聲四起,火光沖天。然而,由於清軍佔據了地利之便,他們能夠有效地組織防禦和進攻。而日軍則因為對地形不熟悉,陷入被動局面。在激烈的戰鬥中,清軍充分發揮了九五步槍的火力優勢,給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
這場突如其來的伏擊戰打得日軍狼狽不堪,只能倉促應戰。而清軍則乘勝追擊,不斷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