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世凱復出(2 / 3)

小說:大清搬運工 作者:趙破奴

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儘管當前的調查形勢對他不利,但如果將所有資產拱手相讓,那麼當他繼位時,將會變成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甚至連用錢都要向戶部申請,這讓他感到十分頭疼。

太子府的詹事潘永受以內閣成員的身份上書皇帝,懇請保留一部分資產以滿足未來皇室的需求。

然而,韓林堅決地拒絕了這個請求,表示子孫後代若是有能力,自然不會缺少財富;而若沒有能力,即使留下鉅額資產也只會帶來禍害。

韓林在國內擁有龐大的資產,總計超過了國家三年的財政收入。這樣一筆鉅款無論誰都會心動不已,即使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也絕對無法容忍這些財富落入個人手中。

幸運的是,韓林在海外貿易公司持有一定的股份,隨著日後與世界各國的交流日益密切,這些股份足以保障他的子孫後代的生活需求。

太子韓勤定下心來,方才手筆大開,直接向地方豪強下手,將大資本家剷除乾淨。那些被抓住的人,要麼選擇忍受判刑,要麼只能服從朝廷的海外墾荒計劃。

這個計劃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前往非洲、沙特、澳大利亞、西伯利亞和歐洲等地。只要能夠開發這些地區,主權歸屬於大漢,那麼即使他們日後有所不滿,也難以掀起太大的風浪。

三省的示範效應迅速傳遍全國各地,朝廷還未下達明確旨意,各個改革小組已經紛紛自行成立。然而,個別省份由於過於急切,手段過激,竟然引發了勞資雙方之間的大規模衝突。

太子無奈之下,只得放下手頭的工作,投身於各地平息動亂之中。

就在這時,一直與英國人關係曖昧的甘地趁機煽動當地貧困的老百姓,趁張苞回國休整,駐印軍輪換的時機,發動對駐軍的攻擊,引發了全印度範圍內的抗議活動。

英國人暗中出錢,出武器,引導輿論,大肆宣揚漢軍不顧當地印度教信仰,終於爆發了全國大起義。

駐印軍猝不及防,不敢對百姓開槍,損失重大,很快便退到了國境線附近。

韓林得知後大怒。立刻派太子韓勤為平叛總指揮,統領張苞、劉錦棠、孫文三路大軍入印平亂。一則要徹底把英國人趕出印度,二則為太子立下軍功積攢威望。

大軍緊急調動之時,東宮衛隊司令袁世廉卻轉來一封電文。這個敏感的時候,一個軍事主官跨過太子向皇帝遞交電文,本身這種行為就有挑撥離間、越級上報的嫌疑。

韓林心中疑惑,雖然有些憤怒,但還是相信袁世廉的為人。拿來一看才恍然大悟。

原來袁世廉冒著殺頭的風險在給袁世凱作保,這個危急時刻,袁世凱主動站了出來,找到弟弟,希望能一展所長,報答陛下不殺之恩。

奏報中袁世凱對太子即將到來的印度之旅充滿擔憂,從印度的地理、歷史、宗教和英國殖民影響全面進行了分析。斷定平亂之事較為複雜,定不同於第一次入印作戰。

人員方面,太子急於表現、張苞急於復仇、劉錦棠長於政務卻不善現代軍事,孫文涉世未深只偏重空軍專業。這種組合只會造成一個結果——耗費國力卻收益甚小。

陛下若信任罪臣,罪臣願做太子帳下一個隨軍參謀,為太子所驅使,只要能盡一份力,也算報答陛下不殺之恩。

韓林叫來靖安司長官馬奎,詢問起袁世凱近況,馬奎忙答道:“回陛下,半個月前小閣老回家探親,與袁世凱有過會面。兩人在花園中相談,並不避諱諸多下人。相談內容與今日電文基本類似。”

韓林詫異道:“半個月前?這印度的軍情才傳過來五日,你確定沒記錯日子?”

馬奎道:“末將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正值太子殿下偵辦浙江海運案,小閣老突然離開浙江,靖安司探員特意留心了他的行蹤。

末將也調閱了袁世凱被軟禁以來的所有記錄,此人除了拜祭祖先有過兩次外出,再無其他記錄。

多數時間都是閱讀書籍報考,近半年來對國外書刊尤其著迷,甚至在陛下調停歐洲戰事前,就對馬先生的著作特別感興趣。是個勤奮好學的有為青年。”

韓林瞪了馬奎一眼,道:“看來,你對他倒是很崇拜啊?靖安司什麼時候成了吏部考功司了?”

馬奎聞言,慌忙下跪道:“末將失言,請陛下恕罪。”

韓林一臉嚴肅地說道:“馬奎,靖安司是幹什麼的,你最好給朕搞清楚!下次再下評語小心你的腦袋!”

馬奎急忙謝恩,頭都磕破了。韓林見此,想著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