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大漢皇帝一走,順義王尚典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施展他的野心和權謀。
憑藉著內政大臣的身份,他肆意妄為,無所顧忌地擴張自己的勢力。
首先,他毫不留情地驅逐了那些支援擁護尚順的大臣們。
其中,毛鳳來就被捏造了一個“管束家人不嚴”的罪名,被迫辭官歸家,提前過上了養老生活。
接著,尚典又下令釋放了大量被關押的親日派商人與權貴,並賜予他們豐厚的優惠政策,以此迅速聚攏財富資源。
此外,對於世子黨的成員,無論其品德好壞,尚典一律授予他們官職或軍職,甚至還將觸手伸向了禁衛軍的人事安排,試圖掌控這支重要的軍事力量。
不僅如此,尚典頻繁以國庫空虛為由,催促尚順動用內帑。
結果導致堂堂一國之君在過生日時,竟然連一場像樣的慶祝儀式都難以舉辦,還得依靠商人的贊助才能勉強維持場面。
最後,他還大範圍撤換了國王身邊的親近侍從,讓宮廷之中佈滿了他的密探。
國王的每一個舉動都會被這些密探報告給順義王。至此,順義王對國王的監控可謂無孔不入。
在琉球禁衛軍裡,唐景崧悄悄培養了幾位間諜,他們一直在源源不絕地向臺灣傳遞情報。
韓林回國之時,太子韓勤則執意要前往臺灣鍛鍊自己,並順便留意琉球的局勢變化。
眼看著形勢愈發緊迫,韓勤和唐景崧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決定:必須隨時準備一支反應迅速的應急部隊。
這樣一來,如果琉球發生變故,這支隊伍就能夠立即出動並提供支援。
這一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面。尚順心中思念著毛鳳來,於是下了一道詔書,想要召他前來,一起嘮嘮家常。然而,詔令下達之後,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近身侍從們似乎有些推三阻四,並不願意立刻去傳達旨意。
他們猶豫不決地將此事彙報給了順義王后,經過一番周折和協商,才最終得到了通融。
尚順頓時感到一陣不妙,心中不禁疑惑起來:為何如今連說句話都變得如此艱難?
終於,毛鳳來應詔而來。尚順迫不及待地向她詢問起政事和家事,但毛鳳來的回應卻讓他大失所望。支支吾吾,言辭閃爍,似乎有什麼事情瞞著他。
尚順的眉頭漸漸皺起,心情愈發沉重。他意識到,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
這種交流不暢的感覺讓他心生焦慮,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擔憂。難道是有人故意從中作梗,還是說毛鳳來遇到了什麼麻煩?無數個疑問湧上心頭,
無奈尚順支開近侍,又躲進廁所,喚來毛鳳來相見。毛鳳來大哭道:“王上,大禍臨頭矣,順義王在外控制軍隊,在內培植親信。造反作亂之日為期不遠了!”
尚順大驚,趕忙詢問如何破局。毛鳳來道:“陛下不妨寫下親筆書信,待臣到臺灣去搬救兵,方能破此危局。”
尚順最是信賴毛鳳來,忙到書房,快速寫下:“小王謹拜臺灣巡撫唐大人,琉球危矣,順義王作亂,乞求發兵相護,小王畢將厚報。”
寫完紙條,塞進毛鳳來的頭髮中。毛鳳來匆忙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