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雄心勃勃(1 / 2)

四方戰略?

四字驚呆殿內所有人。

長久來,朝廷欲恢復熊廷弼的三方節制戰略,從海陸兩方面限制建奴。

為此,朝廷,遼東官吏,將領為之而奮鬥。

孰料,皇帝將三方節制提升為四方戰略,目標更為宏大,戰略更神乎其技。

與皇帝的四方戰略相比,三方節制戰略的確保守。

袁可立,朱童蒙知曉皇帝對遼東的部分戰略,卻首次全面知曉四方戰略。

兩人沉默不語,靜靜站在旁邊,腦海勾勒起皇帝的戰略計劃。

有主力,有偏師,有步兵,有騎兵,有水師,從海西女真北部登陸更是神來一筆。

兩人越想越驚訝,越想越興奮,皇帝悄聲無聲謀劃,不知不覺中都謀劃到如何反攻建奴。

以前,明軍缺餉,戰力羸弱,即使有三方節制的戰略亦難限制反攻建奴。但經過皇帝將近一年的改制,明軍在最新和建奴的戰爭中表現出自身價值。

只要遼東駐軍恢復戰鬥力,皇帝計劃將從紙面變成現實。

關鍵經過皇帝秘而不宣籌備,四方戰略漸漸成型,遼東駐軍反而成為四方戰略的薄弱環節。

若皇帝的戰略目標達成,屆時,短期內遼南收復海蓋復金四衛,進而長久佔領的四衛。遼東要打過大淩河,將兵線推進到瀋陽城,營州各軍亦要收復廣寧各衛,將草原和遼東連成片,北部水師偏師刺腹,一路殺進建奴腹地,必能在神不知鬼不覺重建立奴。

薛國觀,楊維垣,張存仁呆若木雞。誰說皇帝年輕經驗淺,誰說皇帝不知兵。

皇帝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天下。

百官出神的望向軍事地圖,良久,袁可立詢問:“陛下計劃何時出擊?”

朱由校敲了敲地圖,信心滿滿說:“快則兩年,慢則三年。覆滅建奴沒法一蹴而就,卻能透過數次重要戰役逐步消弱建奴。直至消滅。”

袁可立思索片刻,兩到三年確實比較穩妥,朝廷有足夠強化遼東軍力,水師亦訓練成功。

構想著皇帝宏大戰略,袁可立惋惜的:“兩到三年,希望老臣能有幸見證。”

朱由校唇角含笑,袁可立崇禎六年冬去世,當年恰逢登萊兵變結束,他嘔心瀝血開創的登萊防線海線徹底崩潰:“袁老,不光會見到,屆時朕親赴遼東與袁老親自指揮。”

袁可立情緒高漲,微微躬身作揖:“臣爭取多活幾年,為陛下培養更多能臣幹吏。”

朱由校抓著袁可立臂腕,重回到餐桌旁:“袁老勿憂,此番朕給你送去兩名大才,後續會派遣有真才實學的大才,在軍事上為袁老分憂解難。”

袁可立大喜:“陛下推薦左良玉,李過嗎?”

朱由校微微搖頭,朗笑說:“李過,左良玉未來必能成長為軍中巨擘,成為徐達,常遇春哪類風雲人物。

此番朕給袁老安排的是朱大典,堵胤錫,即大寧行都司的洪承疇,此三人文武兼備,可堪大用,讓他們跟著袁老學習,必能成為朝廷肱骨

年末,若大明各省風平浪靜,朝廷會派遣更多青年官吏追隨袁老學習。”

李過,左良玉,賀人龍終究太年輕,缺乏大戰,硬仗,野戰的經驗。

朱大典,堵胤錫,洪承疇亦非等閒之輩,全缺乏獨立應對,指揮軍情的經驗。

故而,無論文臣或武將都需要學習磨礪。

朝廷破格提高武將地位,給予武將前所未有的待遇,然而,朝廷真正獨當一面的武將唯獨楊肇基。

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連同西南平叛的朱燮元都是文官出身,所以,朝廷必須加快培養獨立自主領兵的將領。

當前,遼東是練兵,強軍的最好磨刀石,該採取輪戰的方式,爭取快速強軍。

遼東的祖大壽,朱梅,何可綱,薊鎮總兵孫祖壽漸漸入他眼。

經過朝廷的整訓,袁可立,袁崇煥的調教,都將成為遼東軍中柱石。

袁可立抑制不住的欣喜,期待這日早點來臨。

瀋陽。

宮廷。

皇太極北伐外喀爾喀部凱旋。

做著與朱由校類似的事兒。

此戰,在營州失利,折損上萬銳士,所幸出奇兵揮師討伐外喀爾喀部,打的外喀爾喀部措手不及。

縱使未能吞併外喀爾喀各部,作戰斬獲依然豐厚,兩到三年時間,八旗能徹底吞併並融合外喀爾喀部。

然而,讓他匆匆領兵凱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