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來者不善(1 / 2)

八旗鳴金收兵。

鰲拜,達爾岱殺出的兩萬步騎,經歷半時辰的苦戰迅速折損三成,約四成兵勇甲冑破碎,身體帶傷。

領兵奮勇衝殺,堪稱全軍表率的鰲拜,亦身負幾處輕傷,頭盔在激戰中遺失。

全軍撤回,面含懼意,士氣低沉。

觀之,皇太極吩咐三軍休整,卻沒有即刻率軍撤離。

他仰頭翹望堡內明軍,明軍同樣付出不小的傷亡,然而,明軍依然鎧甲鮮明,刀槍如林,火炮列陣。

他不理解為何以前少量明軍遭遇大股八旗兵,要麼四散逃離,要麼稍作抵抗投降。

眼前軍堡內的守軍雖有軍堡守護,遭遇大股八旗兵強攻,為何非但沒有逃離,還發起猛烈的還擊。

此時,他非常肯定堡內守軍是明廷弄出來的新軍,不知為何讓明軍鬥志如此高昂。

今對方龜縮在堡內不出,他著實沒有破敵之策。

除非...除非...八旗弄到攻城火器,否則,強攻時始終受到明軍火炮打壓。

少頃,皇太極怒語下令:“達爾岱,你領兵包圍太平堡,挖掘溝壑困死堡內明軍,決不能讓他們和外面取得聯絡,更不能讓外部的明軍殺進去馳援。”

達爾岱恭敬領命。

困守?

碩託蹙眉,望向皇太極詢問:“大汗,單純包圍絕非良策,難道沒有更合適的方法嗎?”

八旗因旱災,夏糧欠收才揮師西進,欲掠奪明廷糧食補充。

今首戰損兵折將,被堡內明軍攔截寸步難行,拖延的時間越長,消耗的糧草越多,對八旗越不利。

關鍵影響皇太極在八旗內聲望。

皇太極斬釘截鐵說:“昨夜,明軍來援,表明明軍沒有放棄太平堡,太安堡,今困住兩處軍堡,派捉生監視南北屯衛的明軍動向,只要明軍前援,八旗派遣重兵伏擊。”

圍點打援?

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碩託,鰲拜,阿敏等支援皇太極的建議。

野戰,能最大發揮八旗騎兵的優勢,兩軍狹路相逢,八旗無往不利。

這時,鰲拜出聲說:“大汗,八旗健兒難以破堡,當想方設法引誘明軍出堡,只要明軍出來,八旗兒郎必能大獲全勝。”

皇太極深以為然,贊同鰲拜的建議,奈何執行難度奇大。他厲聲向達爾岱吩咐:“明軍火器犀利,暫時不能進攻軍堡,非要進攻,派兒郎嘗試夜襲。

另外,派信使嘗試重金拉攏對方,只要堡內守軍願投降八旗,許諾高官厚祿。”

嗨。

諸將長嘆。

重金拉攏。

非良策啊。

是日。

皇太極撤軍,達爾岱,多爾袞派兵困守太平堡,太安堡。

京城。

繁華熱鬧的中央大街。

商賈雲集,攤販林立,街道行人川流不息。

“報。”

“大寧行都司急報。”

“八萬建奴南下,率軍攻打大寧行都司。”

信使策馬衝進城內,馬不停蹄前往北部戰區送信。

這陣子,五大戰區建立,各戰區大都督各司其職,漸漸支撐起戰區機構。

楊肇基擔任北部戰區大都督,臨時收到傳回的訊息,拉著副手李邦華馬不停蹄進宮。

建奴犯邊,劍指大寧行都司,此舉在朝廷預料之內,但建奴八萬大軍直撲大寧行都司,還是皇太極領兵親征。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皇宮。

南贛起義,給朱由校敲響警鐘,他在苦心鑽研兵法韜略。

起義。

平叛。

抵抗建奴。

全需要熟悉兵法韜略。

大明需要整飭吏治,發展經濟的皇帝,亦需要精通兵法的皇帝。

近期,他挑燈夜戰,研讀萬曆三大徵,研讀薩爾滸,寧遠,寧錦之戰。

臨時收到楊肇基送來的訊息,朱由校表現的氣定神閒。

早前,滿桂,趙率教,賀人龍率軍北上,駐守大寧行都司時,他刻意提醒三將警惕建奴犯邊。

皇太極領兵氣勢洶洶來犯,武衛軍首當其衝,是騾子是馬該拉出來遛遛。

迅速閱讀書信,得知皇太極兵分三路,阿敏,濟爾哈朗部為先鋒,多爾袞是,薩哈廉,率精騎前行,皇太極親率主力壓陣。

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