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請求致仕(1 / 2)

幾日間。

朱由校陸續出現在幽州突騎,遼東鐵騎,燕山軍,赤甲軍,虎賁軍,京營中。

封滿桂為趙國公,趙率教為魯國公,左良玉為代國公,曹變蛟為肅國公,祖大弼為保國公,梅之煥為安國公,封賞金國鳳,李自成,張獻忠等十幾名侯爵,又對三軍將士進行重賞。

同時,封賞來斯行為寧國公,左光先為太原郡公,曹文詔為沈國公。

至於在邊疆的將領,封賞李過楚國公,賀人龍齊國公,祖大壽為唐國公,盧象升為梁國公,孟喬芳為慶國公,剩餘的劉宗敏,羅汝才,孫應元,黃得功,毛文龍等封賞為郡公,給予錢財重賞。

與其,朱由校封賞楊肇基為秦國公,袁可立為晉國公,孫承宗為周國公,袁崇煥為韓國公。

至於薊鎮總督王之臣,山西巡撫尹伸,薊鎮總督李長庚,朱由校都重賞錢財,卻沒有封賞國公。

至此,朝廷出現十幾名國公,三十多名郡公,六七十名侯爵,至於伯爵,男爵更數不勝數。

此舉震驚朝野,朝廷爵位素來難以獲取,然而,此戰結束皇帝大肆封賞,朝廷出現大量新的武勳。

以親衛六軍,京營為主的武勳集團冉冉升起。

此時,無論朝廷文官是否願意,都難以阻擋武勳集團的崛起,何況,百官心似明鏡,陳繼盛,鄭芝龍海戰歸來,朝廷依然會重賞,保不齊還會出現一兩名代表海軍的國公。

朱由校並沒有關注朝臣態度,對於孫承宗,吳牲,楊嗣昌,鄭崇儉,洪承疇都加以封賞。

眾人偏向文臣,多給予官職提拔,金銀賞賜。

臨近年關,朱由校為百官准備年禮,所以,年前這波花銷格外多。

與此,親自提拔滿桂,趙率教進五軍都督府,協助五大都督處理各軍區軍務。

朝廷諸事開始進入正軌時,幾份請辭的奏摺出現在朱由校龍案,觀之,朱由校微微蹙眉。

袁可立,孫承宗,徐光啟,王永光紛紛請求告老還鄉。

此四人均為朝廷肱骨,負責軍務,科技,吏治,突然請求告老還鄉,著實超出朱由校預料。

當前,朝廷政令通達,國力蒸蒸日上,幾人突然請求告老還鄉,朱由校思索良久決定挽留。

朝廷大捷,他不想有較大人事變動。

以袁可立為例,擔任遼東總督將近三年間,很好地完成朝廷安排,沒有對方的全力以赴,便沒有朝廷收復遼南的成果。

何況,當前遼東不單單是關寧鐵騎,遼人治遼,還有劉宗敏,羅汝才為首的秦軍,孫應元,黃得功為首的兩支新軍,袁可立告突然老還鄉,單憑袁崇煥未必能壓制各軍。

另外,他讓袁可立悉心培養的洪承疇尚未崛起,在遼東影響力還不如袁崇煥。

奈何袁可立的確老邁,歷史上,大概明年去世,對方請求告老還鄉好似又在情理之中。

孫承宗,徐光啟,王永光都將近七十歲,說起來的確為朝廷操勞半生。

朱由校親自召見孫承宗,徐光啟,王永光,他要親自挽留對方,即使不能挽留成功,也要讓對方推薦合適人選。

乾清宮。

冬日,殿內略顯寒冷,朱由校吩咐宦官多新增幾盆炭火,語重心長說:“諸卿,朝廷諸事步入正軌,正是用人之際,你們突然辭官,莫非朕哪裡做得不對?”

聞言,孫承宗邁步出列,言語恭敬說:“陛下,正因你做得不錯,老臣在放心辭官。

當前,朝廷將星冉冉升起,能夠為陛下出謀劃策,征戰四方,老臣年邁,恰好急流勇退,為年輕人讓為主,又能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徐光啟微微頷首,躬身作揖說:“陛下,老臣年邁,當前王徵率領的工部,孫元化率領的軍器部,全都湧現出大量人才,他們都比微臣做得更好。”

見狀,王永光出聲說:“陛下,臣率領吏部,本該為報道陛下信賴,奈何微臣年紀老邁身體大不如前,望陛下諒解。”

三人請求告老還鄉的念頭非常堅定,朱由校苦笑搖頭,無奈地說:“諸卿告老還鄉,今後國有大事可問誰,朕實在不捨諸卿致仕。孫卿,王卿,徐卿,你們再操勞兩年,繼續以老代新,等到朝廷年輕官吏能夠擔起重任,不妨再告老還鄉。”

聞言,孫承宗面色平靜說:“陛下,朝廷不少大臣年近七十,按理說,早該致仕還鄉,退位讓賢,然而,朝廷諸事逐漸清明,俸祿成倍提高,百官並沒有致仕的念頭。

繼續下去,天啟朝,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