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朱由校龍顏大悅,拍手稱快。
萬事開頭難,閔夢得率先在川黔開啟突破口,此乃大功一件。
同時,閔夢得在奏摺請求兩件事,分別為隨著改土歸流深入,西南官吏尤其是底層官吏遠遠不足,請求朝廷派遣官吏。
另外,關於覃氏,木府的要求,閔夢得在奏摺內建議,建議給予對方伯爵待遇,趁機罷免收繳兵權。
嗯!
朱由校通讀奏摺,對閔夢得的舉措和要求非常滿意,將奏摺傳達內閣官吏閱覽,朗聲說:“閔夢得開始在西南改土歸流,諸卿都看看各自說說彼此看法。”
李國普,徐光啟,劉一燝等六位朝廷大佬逐一閱覽奏摺,將奏摺交給朱燮元,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商議對策。
朱燮元閱覽結束,因初次參與朝廷議政,他靜觀其變,沒有直接表態。
少頃,張夢鯨側首望向朱由校,率先表態說:“陛下,常言道兩利相權從其重,兩害相權從其輕。
與改土歸流,丈量土地,解散軍隊,改革稅賦相比,授予各地土司爵位,利大於弊。
施南覃氏,雲南木府均為地方大族,控制不少土兵,影響力深遠,上繳賦稅聊勝於無。
改土歸流是場利益博弈,若授予對方爵位換取改土歸流,既能成功將朝廷勢力滲透到西南鄉鎮,還能在土司控制區域徵收賦稅,臣以為利大於弊。”
聞言,李國普深以為然,支援說:“陛下,臣認為閔總督的建議不錯,桂滇地處南疆,部族林立,遠離京師,可謂天高皇帝遠。
授予對方爵位,儲存對方家族榮華富貴,換取朝廷在當地治理權,利大於弊。
不過,陛下施行新功勳制,明確規定文臣非對朝廷做出巨大貢獻不得參與授勳。”
見狀,徐光啟緊隨其後說:“閣老,老夫以為事急從權,特事特辦,況且,祿氏,木府等讓出控制區域,等於武將開疆擴土。”
旋即,徐光啟轉首向朱由校說:“陛下,您經常提醒百官做事要靈活,要學會變通,臣認為閔總督建議符合實際。”
這時,孫承宗亦表態支援,聲若洪鐘說:“陛下,朝廷蕩平奢崇明,安邦彥,滅殺十萬叛軍。
兵勇以強悍戰力,打出朝廷的軍威和實力,各家土司懾於朝廷威勢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若朝廷單純維護自身利益,而輕視當地土司利益,西南遲早生變。
此事合則兩利,分則兩敗,望陛下三思。”
嗯!
朱由校贊同和平解決的方案。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政治又是經濟的延續。
既然政治層面能解決,何須大動干戈,浪費朝廷兵勇。
朱由校起身走到玉階前,吩咐道:“李卿,告知吏部官吏,迅速從各省挑選一批精明能幹的胥吏,前往改土歸流的地方擔任知縣,都尉,師爺,迅速熟悉地方情況。
張卿,禮部迅速商討出爵位名單,木府,祿氏封侯,覃氏,岑氏封伯。”
李國普,張夢鯨領命,驚訝於皇帝安排。
張夢鯨狐疑的詢問:“陛下,五大土司地位相差無幾,您封賞雲南土司為侯爵,封賞湖廣,廣西土司為伯爵,恐引起施南覃氏,桂西覃氏,岑氏非議,心存不滿。”
伯爵。
侯爵。
兩者地位,待遇差距挺大。
差異對待,容易埋下禍根。
朱由校笑而不語,並非他區別對待五大土司,也並非覃氏,岑氏家族實力羸弱,實為刻意拉攏木府,祿氏。
未來,沙普之亂起於臨安府。
朝廷封賞木府,祿氏為侯爵,純屬為拉攏兩家。畢竟,木府位於麗江府,祿氏位於臨安府,東西牽制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他希望將沙普之亂扼殺萌芽狀態。
朝廷花費巨大代價,成功恢復西南安定,西南府州縣官吏積極恢復治地經濟,軍事。焉能因為沙普之亂爆發,讓西南再度陷入戰火中。
朱由校輕輕敲著龍案,言語冷酷說:“雲南地處邊陲,土司數量不少,有忠於朝廷的,也有懾於朝廷軍威者。
黔國公永鎮雲南,怎奈時過境遷,沐府一代不如一代,朝廷要保證雲南穩定,自然要拉攏新勢力。”
張夢鯨聞言,沒有刨根問底。
朝廷大張旗鼓削藩,撤藩,然而,即使黔國公府越來越難堪大任,皇帝始終沒有削除黔國公的計劃。
諸事塵埃落